“无痛爬山”成为景区发展趋势,科技与自然共融不可忽视

日期: 2024-03-29 21:04:35|浏览: 131|编号: 4040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无痛爬山”成为景区发展趋势,科技与自然共融不可忽视

吕欣

西安交通大学

——红网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近日,“多个景区实现无痛爬山”的相关话题在网上引起了热议。有网友发出一段杭州千岛湖天屿山登山的视频。视频中,一条长长的自动扶梯架设在山石之间,扶梯两侧喷洒着水雾,游客沿着扶梯,一路观赏美景,一路被送上山。据了解,天屿山建造电梯的最初目的是解决上山的交通问题。尽管天屿山的海拔只有350多米,但山路蜿蜒,全程步行要走3000米,对老弱病残的游客不太友好。在2022年9月,当地投资1000多万元,建造了这条“无痛感”的爬山路,电梯建成后,游客登顶时间从50分钟缩短至10分钟。(10月13日 极目新闻)

“无痛爬山”在网友中获得了广泛支持,他们称此举不仅方便了老人、妇女和残障人士,对体力不支的年轻人也很友好。在自然景区修建电梯能满足各类游客的出行需要,使那些因各种原因而无法采用传统方式登山的游客能够轻松乘扶梯上山,省力又节约时间,这种便捷方式被视为一种福音。也有部分网友持反对意见,认为该举虽然省力,但失去了爬山的意义。对于喜欢挑战自己,切身感受大自然的人来说,这种便捷性可能带来失落感。但传统的登山项目并未落幕,传统登山爱好者依然可以用双脚丈量自然风光。修建电梯只是为游客提供便利与多样化的体验选择,让人们能够以更多元的方式与自然互动。因此,“无痛爬山”与传统爬山并不对立,两者并行不悖,每位游客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登山方式。

“无痛爬山”降低了登山门槛,让游客在休闲舒适中欣赏自然风光,提供了不同于传统的旅游体验。这种打破单一化的旅游方式符合当今的旅游模式,在吸引游客的同时提高了景区收益,成为景区发展的新趋势。关于“无痛爬山”,更值得我们关注的不是人们接不接受,也不是其中体现的多元化旅游方式,而是它是否会对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带来负担。

从视觉角度来讲,俯瞰天屿山景区,一条现代化电梯不断延伸,这种钢筋水泥在梦幻美景中显得毫无温度与灵动,甚至有些格格不入。修建电梯的做法在台州神仙居景区、宁波灵岩风景区、湖北恩施大峡谷等都得到了采用。值得注意的是,恩施大峡谷的手扶梯以原木为原料,屋顶建成土家风格的青瓦盖顶,坐落在峡谷的树木间,与自然景观十分协调,成为美好风光的一部分。自然景区是大自然的杰作,而电梯只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两者的碰撞与融合应当是一场美丽而和谐的交响曲。在电梯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注入更多的艺术与创意,才能使其更好地融入自然景观,与之和谐共生。

在自然景区修建电梯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什么影响?为了确保安全性和可行性,修建电梯需要符合一定的地形与坡度条件。然而,这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施工过程是否规范,会不会埋下安全隐患?景区大费周章地修电梯是否会破坏自然景观,破坏程度如何?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电梯运行后是否会对深层的环境结构产生不可逆的影响?这些问题都不容忽视,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电梯作为一种现代化科技,在应用于山体景区时必须慎重对待。如果不能保护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无痛爬山”实质上就无法持续。

当然,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景区还必须考虑电梯可能面临的满载和过载情况,以及日常的维护与养护工作等重要问题。尽管景区提供便利已成为大势所趋,但在这个过程中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不能因一时之便而导致难以预料的后果。只有让电梯与生态环境共舞,才能为登山者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体验,只有将现代科技与大自然共融,才能实现“无痛爬山”的合理发展与普及。

编辑 | 张瑜

投稿 |

官网|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