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流量经济回归正轨

日期: 2024-04-09 19:08:07|浏览: 100|编号: 4502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如何让流量经济回归正轨

交通经济背后,混乱随之而来。徐伯礼/摄

衡量产品和服务的传播效果离不开必要的流量数据。 然而,“流量为王”的同时,流量至上的弊端及其带来的混乱也随之而来。 由于过度追求流量,注重点击、销量、数据的浮夸之风甚嚣尘上,也催生了很多乱象甚至违法现象。

奇葩惊爆操作吸引流量

累计阅读量超千万,数十个自媒体账号转发……今年2月,一篇题为《华南海鲜市场供应商的自白!》的文章揭露一个巨大的黑幕! 》的自媒体文章被广泛转发。 近日,无锡警方查明,这是一个“网络喷子”团伙利用自媒体账号制造、散布谣言所为。 这篇文章拼接了2016年的一篇旧帖子,进行了篡改,偷偷更改了内容,并加上了与疫情相关的标题,利用疫情作为热门话题来散布谣言,获取流量。 警方已对涉案六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目前两人仍在逃。 2019年9月以来,该团伙购买自媒体账号70余个,炮制各类“吸睛文章”、“吸粉”,获利约25万元,累计粉丝超过50万。

此案并非特例。 为了吸引流量,一些营销号、直播视频往往会做一些新奇、标新立异的事情。 许多奇奇怪怪、触目惊心的操作不时被媒体曝光。

“大家趴下,小心地雷!” 2019年5月17日,地铁高峰时段,广东深圳地铁七号线突然有人大喊“下车”。 受惊的人群爆发骚乱,地铁运营中断,地铁工作人员和警察立即疏散乘客。 随后,警方查明,5名男子为了拍摄短视频,故意大声喊叫。 最后五人因捏造虚假恐怖信息罪被判处一年至五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两年前发生的“鳗鱼门”事件严重挑战公众道德底线,污染网络环境。 2017年3月,某直播平台一名女主播发布“鳗鱼门”视频吸引关注,引起舆论轩然大波。 涉案女主播因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九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

严厉的刑事处罚以及随之而来的平台整顿,让一些手段恶劣的直播、视频制作者似乎有所收敛。 但对流量的渴望导致的各种副业行为依然时有出现。 为了吸引流量和粉丝,有的人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自称“中国高海拔极限运动第一人”的《花椒直播》主播吴某,因拍摄大量非常危险的高海拔攀岩视频而成为流量主播。 但2017年11月8日,年仅26岁的他在长沙一栋楼内拍摄攀爬视频时不慎坠落身亡。 吴某家人随后起诉某直播平台,法院判决该直播平台所属公司赔偿吴某母亲3万元。 法院认定,该直播平台邀请吴某拍摄冒险攀爬视频,进行一些平台相关推广活动,并向吴某支付报酬。 这种无视安全和社会影响的行为自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流量诈骗已成行业

2018年8月,流量明星蔡某某微博“转发过亿”的消息引发关注。 微博转发数一亿,意味着每三个微博用户就转发了一条,其真实性非常值得怀疑。 该事件反映了互联网时代流量欺诈的一种主要形式:刷流量数据。

“流量”能产生,早已是行业内的普遍现象,也是公开的秘密。 刷流量是指利用自动化、人工等作弊手段,制造虚假流量数字、刷流量制造流量神话,以达到吸引流量、引爆眼球经济的目的。 例如,通过软件运营或聘请“水军”来增加某平台影视作品的浏览量、某微博的转发数和点赞数、某直播的观看人数等。以及产品购买数量等。

刷出来的数据和真实数据能有多大差别? 有媒体曾报道称,2019年1月,店主胡老板花10万元找了人气主播带货。 结果半个小时他只卖了1144元。 胡某后来调查发现,该主播的粉丝数显示为100万,但实际活跃粉丝数仅为6.8万。

2019年12月30日,微博之夜官方博客表示,经过技术跟踪调查,发现微博之夜“KING&QUEEN”榜单存在投票造假行为,决定“引流”投票数据(去除虚假投票) 。 清理后,截至2020年1月6日,部分明星的数据断崖式下跌,甚至一分钟跌幅超过90万票。

“我们看到的数据有多真实?很难从不同的数据中得出结论。” 业内人士表示,但说有些数据含有90%的水并不罕见。 数据购买是行业常态。

如果你在一些电商平台、搜索网站上搜索“流量”、“阅读量”、“评论”等关键词,就会弹出很多“数据维护”的小广告。

在一些群、贴吧里,“买一万名直播粉丝只需要几十块钱,当然,这个价格买的粉丝肯定只是数字,都是‘死粉’”。 粉丝销售代理表示,“还有人买人气值,就是直播时实时观看的人数,也有人买排名、热门位,价格比较贵。”为了增加粉丝数、评论数、转发数,还可以在直播过程中显示“某某进入直播间”、“某某要购买”等效果,给人们的感觉是直播产品很火爆,直播很火爆,即使内容再优质,由于竞争的激烈,优质的内容也需要一个很好的展示机会,而且也需要购买流量,平台第1页和第10页挂的页面效果当然是不一样的。

“可以说,几乎没有不假的数据。” 一位互联网人士表示,流量诈骗已经形成了专业的产业链。 不仅有专门做流量数据的公司,很多平台、商家、网红、明星公司也都有自己的数据、公关团队,或者与数据公司长期合作。 这种现象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行业“规则”。

2019年7月25日,在腾讯举办的“守护者计划”安全沙龙上,腾讯网络安全与犯罪研究基地高级研究员张宝峰透露,目前各类刷单平台网站已超过1000个,其中,刷头平台每月营业额超过200万元,国内刷量行业从业人员已达900万人。 “如果‘冲量’成为一些企业的思维惯性和常态,那么商业竞争的轨道就会从质量、服务、创意、价格的竞争转向道德底线和非法投资的竞争。” 张宝峰认为,虚假流量不仅破坏商业诚信体系、显着增加社会交易成本,还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交通欺诈可能面临哪些处罚?

如果刷单、刷流量的行为达到一定数量和严重程度,就属于违法甚至犯罪。 中国消费者协会法律组组长、北京汇嘉律师事务所主任邱宝昌表示,对于消费者来说,订单欺诈、虚假评价是对其知情权的侵犯,对于其他企业来说则是不正当竞争。 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都有相关规定,可以对违法者进行制裁。

2017年6月20日,全国首例“诈骗业务定罪罪”案件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法院公开宣判。 被告人李某因非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 90万元黄金。 余杭案是第一起网络购物平台诈骗案,两年后发生的爱奇艺案是第一起视频网站诈骗案。

2019年,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对全国首例因视频网站“刷量”引发的不正当竞争案件作出判决。 爱奇艺后台数据发现,某视频刷单公司使用多个域名,不断更换访问IP地址,持续访问爱奇艺的《小林徽因》、《二龙湖浩:今生兄弟》等视频。 9.5亿次以上达到刷量目的。 涉案公司因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行为,被法院判决赔偿50万元。

又如,2019年,流量明星蔡某某“亿转发”事件背后的“星源”APP及相关人员被公安部门查获。 该应用不到一年时间就非法获利近800万元。 。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刷卷产业链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 这些应用显然会对计算机和网络的数据安全和系统安全构成威胁。 实践中,不少数据公司的欺诈行为已涉及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2019年2月至5月,一犯罪团伙利用自主研发的批量操作软件,对2500余名客户提交的32万多条微博进行点赞转发1亿余次(每万次收费70元),非法获利超过200万元。 5月29日,7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被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抓获。

近日,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法院宣判了台州市首例DDOS破坏某网络游戏公司计算机信息系统案件。 法院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处罗某有期徒刑一年零十个月; 充当“网络暴徒”的凌某也因此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三个月。

2019年1月,台州一家智能科技公司接到多起游戏玩家投诉,称玩游戏时经常掉线。 该公司立即报告了这一事件。 自2019年1月11日以来,公司网页服务器、游戏服务器等20多台服务器无缘无故地遭到不明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256次。 这些攻击导致用户无法登录,造成大量用户损失。 仅一台服务器受影响的注册用户数量就近2万,给公司造成巨大损失。

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发现,2019年1月14日,该公司服务器系统崩溃1小时15分钟。 经侦查,发现罗某有重大嫌疑。 罗先生长期沉迷网络,研究黑客技术。 他发现,一些论坛、QQ群等平台上存在攻击网站、买卖攻击流量的信息。 他觉得这是一种“赚钱之道”,于是他开始接受“客户”的雇佣,从事网络攻击订单。 2019年1月,罗某接到“客户”以每小时300元的价格下达的订单,要求攻击台州市某智能科技公司网站,“查杀”服务器IP。 接到订单后,罗某通过原来加入的QQ群将业务分包给凌某(网名“黑猫”)等人,赚取差价。

本案之前,失业者凌某、“小害虫”“天客”(网名,另案处理)等人一直通过DDOS网络攻击服务器赚钱。 为了承接攻击服务器的业务,凌某等人共同租用了一台中控服务器来抓“肉鸡”(即黑客通过黑客扫描软件向防护能力较弱的计算机秘密植入木马程序,进行“后门控制”,窃取最高管理权限),通过域名等方式将木马解析到服务器。2019年1月14日,凌某等人利用DDOS黑客技术依次攻击上述公司服务器,导致公司服务器出现故障才能正常运行。

技术黑客的介入使得网络安全问题更加令人担忧。 网络安全专家建议,监管机构应采取行动,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建立相关监控平台和反冲洗系统,提高治理效率。

此外,刷单、刷数据的行为甚至催生了一种新型欺诈行为:刷单欺诈。 相关数据显示,此类诈骗的发生率非常高。

“有空拍一下我店里宝贝的销售情况吗?每单1%返现,足不出户一天赚100块钱!” 此类广告在微信群、QQ群中非常常见,尤其是学生和全职妈妈。 诱人的。 2019年10月20日,全职妈妈小雪在“靠谱招财”刷单群看到这样的广告,联系淘宝“一路飘雪”店老板杨庆龙,订购了但当她支付了8190元的货款后,却没有店主的消息。 还有80多人被骗。 2020年3月20日,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杨庆龙提起公诉。

相关数据显示,疫情防控期间,利用订单诈骗、网络游戏等形式的网络诈骗案件明显增多,举报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7%。

整治乱象需加强网络监管

有关部门和平台屡次打击数据造假行为,为何却无法杜绝这种现象呢?

北京智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汉表示,数据、排名等直接关系到多方的商业利益,而在很多情况下这些数据是不透明且缺乏权威的。 第三方的身份,加上订单欺诈、排名欺诈等违法行为相对隐蔽、成本较低,让一些相关利益相关者难以抑制作弊的冲动。

“黑品创造流量来获取利润,流量需求者依靠流量来吸引资本或舆论的关注,资本和舆论依靠流量来赚取更大的利润。” 张宝峰认为,没有人有勇气戳破这个泡沫,而是在这个行业的链上各取所需。

交通混乱现象愈演愈烈,不利于交通行业的健康发展,甚至引发诸多社会问题。 不少人呼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整顿,净化网络环境,维护诚信的网络生态。

专家普遍认为,交通乱象涉及问题较多,治理需要多方配合,单靠一个部门无法完成。

邱宝昌解释说,这不是市场监管部门能够单独解决的问题。 公安、互联网监管等部门要联合行动,严厉打击诈骗及相关违法行为。

对于打击虚假数据及由此引发的网络暴力等问题,张宝峰建议,目前可行的措施包括进一步落实通信实名制、加强互联网行业技术认定、加强法律保护、倡导多方参与等。共同治理。

“要进一步落实通讯实名制的规则和要求。” 作为长期从事网络安全的业内人士,张宝峰也提出,虚假流量与大量实名账户密不可分。 控制流量诈骗的第一步,就是从第一步注册的手机号码入手。 从实名制开始。 只有加强对各类通讯卡号的管控和管理,真正全面推行实名制,才能斩断恶意注册的源头。 同时,技术上,识别恶意账户的安全策略要不断更新,安全措施要不断升级。

如何预防和打击外部欺诈?

北京中伦律师事务所律师马元超认为,平台的监管至关重要。 他表示:“平台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帮助自己,屏蔽和过滤掉这些虚假数据。 此外,该平台的技术手段相对滞后。 大自然,以及暴利的刷机行业在不断更新升级技术,总有一些泄露的数据无法过滤掉。 技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那么,最后一道防线就是用法律手段一一发现打击,让对方为违法行为付出合法的代价,这样就能起到震慑作用。”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平台对于整治交通乱象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邱宝昌建议,各网络平台要加大力度打击“买粉丝”、“售假货”等行为。 与监管部门相比,平台凭借数据优势和管理权限,更容易戳破商业欺诈的面纱。

有业内专家认为,事实上,互联网上的各个商业平台对流量乱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平台既是规则的制定者,也是不良秩序的纵容者。 他们往往需要混战制造热度,也会默许数据造假等行为。 如今,行业混乱现象普遍存在。 平台需要反思自身,联手制定行业规则,承担起企业应有的监管责任。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建议,监管部门还应对直播等各类互联网平台进行监管,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监管覆盖,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比如直播电商。

数据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但把流量放在第一位是一种有偏颇的现象; 社会各界应该理性对待各种交通数据,判断经济或市场的发展显然需要从整体、综合、长远的角度来看待,而不仅仅是一个交通指标。 (记者 王丽)

(涉案人员均为化名)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