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100年的“西南工业之母”重庆特钢厂,凋零后变得怎么样了?

日期: 2024-06-09 14:05:21|浏览: 104|编号: 72865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跨越100年的“西南工业之母”重庆钢厂,凋零后变得怎么样了?

如果重庆要建工业博物馆,重庆特钢厂是应该有位置的。上世纪六十年代,沙坪坝最有名的两个兵工厂,就是重庆嘉陵厂和有“十里钢城”之称的重庆特钢厂。|图为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重庆特钢厂一角,来自网络。

据《重庆特钢志》记载,“厂区沿嘉陵江南北延伸,南至磁器口刘家坟,北至井口,南北长3.8公里,东西宽0.3-1.4公里,总面积4.02平方公里”。 | 图为20世纪30年代重庆特殊钢厂一角。图片来自网络。

作为一个外地人,我对特钢厂一无所知,一路上问当地司机,一无所获。到了特钢厂区,并没有立刻找到特钢厂的入口,却误入了千金坡上的特钢厂家属区。路边一位偶然遇到的老人,是特钢厂的原职工。 | 图为千金坡社区,东临嘉陵江,南靠童家大桥,西靠歌乐山脉,北接井口镇。摄影:易竹一石

1938年出生的张爷爷,如今已经80岁了,不到20岁就开始在特殊钢厂工作。在他出生前三年,特殊钢厂的雏形“重庆电炼钢厂”在沙坪坝双碑地区建成,成为西南地区最早建成的钢铁企业。| 图片:张爷爷。摄影:一柱一石

其实,重庆电力钢厂的建设始于1919年。当时,身为四川军阀、重庆警备司令兼川军第五师师长的熊克武为了扩大在四川的势力,决定创办重庆电力钢厂,但始终筹措不到足够的资金。 | 图为1935年建厂纪念碑,现收藏于重庆三峡博物馆。图片来自网络

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川王”刘湘统一了四川。当时军火极其匮乏,枪支弹药只能高价向洋人购买,但蒋介石设置的军阀关卡阻碍了运输。于是,刘湘想自己发展军火工厂,生产自用。丨图为工人炼钢。图片来自网络

1934年,他以四川战后监察会的名义接管了重庆电力钢厂,真正意义上创立了重庆电力钢厂,工厂从南岸的苏家坝铜币局迁到了现在的双碑嘉陵江边。 | 图为光亮如镜的不锈钢冷轧板映衬着特钢女工们美丽的笑容。图片来自网络

1939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重庆电力钢厂改名为军政部第二十四兵工厂。抗战期间,在日机重轰炸下仍坚持生产,源源不断地为重庆军工企业供应优质钢材,可以说是抗战时期的“幕后英雄”。 | 图为特钢厂技术人员与外国专家进行文化交流。图片来自网络

建国后,曾改名为“西南工业部一零二厂”、“重庆第二钢厂”、“一零二钢厂”等,以生产特殊钢为主。1978年11月,改名为“重庆特殊钢厂”(重庆人通常称其为“特殊钢厂”),此后这个名字伴随其直至衰落。 | 图为特殊钢厂昔日的生产车间。图片来源于网络

后来,特钢厂不断新建生产车间和职工宿舍,规模越来越大。人口也日益繁荣,最高峰时职工及其家属达3万人。该地区除了工厂外,还有住宅区、学校、医院、运动场,还有两座电影院。丨图为特钢厂职工运动会。图片来自网络

90年代,特殊钢厂存在厂房老旧、设备无法及时更换的问题,另一方面,工厂的教育、医疗负担也非常重。丨图为现存厂房。摄影:易竹一石

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受益于国家优惠政策,技术更为先进的外资企业也加入竞争,特钢厂的劣势愈发严重,加之工厂管理也出现漏洞,衰落已成必然。于是2005年,特钢厂正式宣告破产。丨图为仅存的厂房。摄影:易竹一石

如今,锻造厂、轧钢厂、炼钢厂等大部分厂房已被夷为平地,残存的厂房早已失去昔日的功能,只剩下孤零零的钢铁骨架。丨图为特钢厂遗址。摄影:

显然,昔日的“西南工业之母”也未能逃脱消失的命运。丨图为工厂骨架。摄影:

但像张爷爷这样的退休工人,却还能留在家属区,炼钢的火苗虽然熄灭了,但生活还在继续。丨图为千金坡特钢厂家属区。摄影:一柱一石

如今,这里成了老“特钢工人”们喝茶、聊天、打牌的最佳场所。丨图为工人俱乐部外的街道。摄影:艺筑艺石

工人俱乐部对面是一片宽阔的广场,这里曾是特种钢厂的足球场。|图为人们在广场上锻炼身体。这里曾有一家电影院,后来被拆毁了。也许只有40岁以上的人知道它的存在。摄影:易竹一石

据说,随着京双新城的转型升级,原特钢厂、嘉陵厂等一批老工业基地未来将获得新生。特钢厂旧址将打造成占地330亩的文化创意园,以文化体验为核心,聚焦创客创业、文化艺术、特色旅游、体育休闲等。不知道下次来这些都落实了吗?“图文来自艺筑意室,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想了解更多关于‘美学与生活、建筑与空间’的内容,请关注我们。”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