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含铜废水的无害化处理工艺

日期: 2024-07-13 17:09:50|浏览: 91|编号: 8059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酸性含铜废水的无害化处理工艺

申请日期:2011.12.09

公佈(公告)日期 2012.06.27

IPC分类号/20;C02F9/04

概括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性含铜废水无害化处理工艺,采用“萃取法+化学沉淀法+戈尔膜过滤法”组合工艺对含铜酸性废水进行处理,在处理废水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回收废水中的铜,变害为利、变废为宝,实现废水中铜的二次资源化利用。本发明既有利于环境治理,又有利于资源回收,同时达到了废水稳定处理达标的目的。

索赔

1.一种酸性含铜废水无害化处理工艺,采用“萃取+化学沉淀+戈尔膜过滤”组合工艺处理含铜酸性废水,其特征在于:

步骤1、废水pH调节工序:首先将含铜酸性废水泵入pH调节池,然后根据含铜酸性废水的pH值加入一定量的碱,调节其pH值为1-3,其中,碱包括但不限于石灰、片碱、石灰石、碳酸钠、碳酸氢钠,优选使用石灰和片碱来调节pH值,反应式如下:

氢++OH-=H2O

2H++CO32-=H2O+CO2↑

H++HCO3-=H2O+CO2↑

Fe3++3OH-=Fe(OH)3↓

步骤2、中和液固液分离:向调节pH值的废水中加入少量阴离子聚丙烯酰胺(PAM),静置30分钟以上,静置沉淀结束后,将底流泵至板框过滤机进行过滤。上清液和滤液用于后续的铜提取反萃取,滤渣外运或填埋;

步骤3:铜萃取反萃工序:将上述产生的上清液和滤液泵送到铜萃取设备-混合-澄清槽进行铜萃取反萃,从而得到含铜30g/L以上的富铜反萃液和低铜萃余液。富铜反萃液可进一步加工生产阴极铜。其中,铜萃取剂为异羟肟酸螯合萃取剂,萃取剂浓度控制在5%~20%之间;用180g/L~200g/L的硫酸溶液或150g/L~170g/L的盐酸对富铜有机相进行反萃。反应式可表示为:

式中HR代表铜萃取剂;A代表水相;O代表有机相。反应从左至右代表萃取过程,逆反应代表反萃取过程;

步骤4、残液达标处理工艺:首先将上述生成的残液泵送到中和反应罐,然后在搅拌条件下加入一定量的碱进行中和,中和的最终pH值控制在6~9之间,其中碱包括但不限于石灰、片碱、碳酸钠、碳酸氢钠,残液中和优选使用石灰和片碱,反应式如下:

氢++OH-=H2O

2H++CO32-=H2O+CO2↑

H++HCO3-=H2O+CO2↑

aMb++bOH-=Ma(OH)b↓(M代表金属离子,如Cu、Fe、Zn等)

Ca2++SO42-=CaSO4↓

第五步、戈尔膜过滤器过滤:中和后的混合液用泵送至戈尔膜过滤器进行过滤,戈尔膜出水回用或直接外排,底渣进行下步深度脱水;

第六步:板框过滤器过滤:戈尔膜过滤器产生的底渣被泵送到板框过滤器中进一步脱水,滤液返回到戈尔膜过滤器中过滤,残渣外运或填埋。

手动的

一种酸性含铜废水无害化处理工艺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铜酸性废水的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理工艺,属于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回收技术领域。

2.背景技术

含铜酸性废水在有色金属行业的开采、选矿、冶炼过程中广泛产生,是危害程度较高的工业废水,如铜矿坑水、金冶炼提纯废水、铜冶炼废液、矿山选矿废水等。该类废水酸性较强,pH值为0~3,含铜量一般不低于50mg/L,大大超过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1996)一级排放标准。因此,企业要实现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对其进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十分必要。

目前,处理含铜酸性废水常用的方法有化学沉淀法、置换法、生物法、膜法和萃取法。

以硫化法和中和法为代表的化学沉淀法,是在废水中加入硫化剂或碱性中和剂,提高水体的pH值,与水中的铜离子形成硫化物或氢氧化物沉淀。例如,中国专利CN公开的“含铜废水的处理方法”,其主要工艺流程为硫化沉淀→离心分离→氧化脱硫→离心分离→达标排放。中和法是处理含铜酸性废水最常用的方法,据统计,工程应用率超过90%。例如,中国专利CN公开的“去除污水中铜离子的方法”,采用碱中和→一级混凝→斜管沉淀/气浮→二级混凝→机械过滤→达标排放。这些方法主要存在用量大、操作环境差、易产生二次污染、固液分离困难等缺点。

置换法一般是利用铁的还原性,将废水中的铜还原成海绵铜。此法对于含铜量较高的酸性废水效果较好,但处理后水中仍含有少量的铜离子,会消耗大量的金属铁,并向水中引入大量的铁离子,对后续的深度处理造成很大的影响。例如,中国专利CN公开的“从酸性含铜废水中回收铜的方法”,主要包括pH调节和铁网添加两个工序。

生物法是目前国内外处理含铜酸性废水的前沿技术,其优点是处理成本低、回收有价金属铜、还原硫酸盐。但该方法存在微生物耐受水负荷低、需补充碳源、处理周期长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推广应用。如中国专利CN中描述的“高浓度铜铁矿酸性废水处理工艺”包括:中和除铁、固液分离、生物硫化、固液分离、生物净化,最终出水达标排放。

膜法采用选择性渗透膜作为分离介质,当膜两侧存在压力差、浓度差、电位差、温度差等驱动力时,原料侧组分选择性透过膜,达到分离净化的目的。例如中国专利CN公开的“利用电解-电渗析技术实现含铜废水资源化的方法”,将电解和电渗析技术相结合,实现铜的回收和水的回用。再如中国专利CN公开的“含铜、镍等酸性废水的膜处理工艺”,该工艺由沉淀池、纤维过滤器、超滤、反渗透/纳滤组成,该方法可实现铜的回收和水资源的无害化。系统选择性好,适应性强,易于实现自动控制。但其存在对进水水质要求高、预处理要求严格、系统成本高等缺点。

萃取法是利用铜萃取剂在水溶液中与铜形成电中性的螯合物,不溶于水但可溶于煤油等有机物。例如中国专利CN公开了一种从蚀刻废液或低铜废水中提取铜的方法。该方法利用铜萃取剂从蚀刻废液或低铜废水中提取铜,用10%~50%硫酸反萃取电解回收铜。萃余液中少量加入试剂后返回工艺循环使用。该方法实现了铜回收和废水零排放,但没有考虑萃余液长期循环使用带来的离子积累效应。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迫切需要一种处理成本低、适应性强、自动化程度高、环境友好,能使含铜酸性废水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理工艺。

3.发明概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顺序的工艺步骤及条件:

步骤1、废水pH调节过程:首先将含铜酸性废水泵入pH调节池,然后根据含铜酸性废水的pH值加入一定量的碱,调节其pH值为1~3。碱包括但不限于石灰、片碱、石灰石、碳酸钠、碳酸氢钠,优选使用石灰和片碱来调节pH值,反应式如下:

氢++OH-=H2O

2H++CO32-=H2O+CO2↑

H++HCO3-=H2O+CO2↑

Fe3++3OH-=Fe(OH)3↓

第二步:中和液固液分离:在调节pH值的废水中加入少量阴离子聚丙烯酰胺(PAM),静置沉淀30分钟以上,沉淀后的底流用泵送至板框过滤机过滤,上清液及滤液用于后续的铜提取反萃取,滤渣外运或填埋。

步骤3:铜萃取反萃工序:将上述产生的上清液和滤液泵送到铜萃取设备-混合-澄清槽进行铜萃取反萃,从而得到含铜30g/L以上的富铜反萃液和低铜萃余液。富铜反萃液可进一步加工生产阴极铜。其中,铜萃取剂为异羟肟酸螯合萃取剂,萃取剂浓度控制在5%~20%之间;用180g/L~200g/L的硫酸溶液或150g/L~170g/L的盐酸对富铜有机相进行反萃。反应式可表示为:

其中,HR代表铜萃取剂;A代表水相;O代表有机相。

从左到右的反应代表萃取过程,逆反应为反萃取过程。

步骤4:残液处理工艺:首先将上述生成的残液泵送到中和反应槽,然后在搅拌下加入一定量的碱进行中和,中和的最终pH值控制在6~9之间。其中,碱包括但不限于石灰、片碱、碳酸钠、碳酸氢钠,残液中和优选使用石灰和片碱。反应式如下:

氢++OH-=H2O

2H++CO32-=H2O+CO2↑

H++HCO3-=H2O+CO2↑

aMb++bOH-=Ma(OH)b↓(M代表金属离子,如Cu、Fe、Zn等)

Ca2++SO42-=CaSO4↓

第五步:经戈尔膜过滤器过滤:中和后的混合液用泵送至戈尔膜过滤器进行过滤,戈尔膜出水回用或直接外排,底渣进行下一步深度脱水。

第六步:板框过滤器过滤:戈尔膜过滤器产生的底渣由泵送至板框过滤器进一步脱水,滤液返回至戈尔膜过滤器过滤,残渣外运或填埋。

本发明采用“萃取法+化学沉淀法+戈尔膜过滤法”组合工艺处理含铜酸性废水,在处理废水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回收废水中的铜,变害为利、变废为宝,实现了废水中铜的二次资源化利用,既利于环境治理,又利于资源回收,同时达到了废水稳定处理达标的目的。

技术指标:技术指标良好,铜回收率不小​​于94%,反萃率不小于97%,可得到符合湿法电解铜提取要求的含铜不小于30g/L的溶液;戈尔膜过滤悬浮物截留率不小于99%,底渣干度不小于15%,出水中悬浮物含量不大于20mg/L,出水与底渣体积比不小于99:1;板框压滤机滤渣干度不小于35%。

经济及环境效益:高效低成本地从废水中回收大量有价值铜金属;戈尔膜出水水质指标:pH值6-9、Cu≤0.2mg/L、SS≤20mg/L,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1996)一级标准,可直接排放或回用。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