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王宁 【高端访谈】防风险服务实体经济 搭平台助企“抱团出海”——访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天津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秀萍
新
华财经天津12月8日电(记者 王宁)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对稳定出口、稳定外贸企业预期和信心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国内疫情频发等多重挑战,如何更好地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助力企业“走出去”?新华财经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天津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秀平。
采取多种措施应对风险和挑战
新华财经记者:作为一家政策型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中国信保天津分公司的主要业务和特点是什么?
李秀平:2001年,为应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可能带来的挑战,财政部出资成立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专门从事保单型出口信用保险业务,是中国唯一的保单型保险公司。中国信保是一家由国家资助支持中国对外经贸发展与合作的国有保单保险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于2001年12月18日正式投入运营。
成立之初,中国信保在天津设立了分公司,负责推动和支持天津出口信用保险的相关工作。截至2021年底,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天津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天津分公司”)累计支持出口和外商投资超过1600亿美元,向企业支付补偿金21亿元,为企业提供融资和增信支持超过1100亿元, 2021年服务支持外经贸企业3800家,保单覆盖率超过50%。风险防范和损失补偿的作用,为天津融入“一带一路”和提高外贸稳定做出了贡献。
新华财经记者:从贵公司的经营情况来看,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企业在“走出去”中面临哪些风险和挑战?
李秀平:今年,公司受理的损失案件数量和损失金额大幅增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国别风险方面,疫情加剧逆全球化趋势,部分地区地缘政治风险事件时有发生,威胁企业投资安全和项目运营。从市场风险来看,海外市场整体呈现需求萎缩,以中小型项目为主,企业更难获得海外项目。汇率风险方面,今年以来,美元指数一直处于高位,汇率波动对企业的影响较大,特别是那些现金流不畅、经营不稳定的中小企业将面临严峻挑战;信用风险方面,疫情蔓延降低了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一方面疫情导致产能不足,出口企业无法正常履行合同,项目建设进度受阻;另一方面,由于进口国颁布的进口限制法或买方的主观原因,存在拒收货物或拒收货款等现象。
新华财经记者:为有效应对境外风险,贵公司在帮助企业纾困、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结果呢?
李秀平:一是继续扩大信用保险覆盖面。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信保天津分公司累计支持出口和外商投资165.2亿美元。其中,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155.7亿美元,服务客户3430家,短期保险出口渗透率达到20.3%,同比增长2.7个百分点,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
二是实施积极的承保政策。适当提高风险承受能力,满足手头企业需求,助力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为保障企业订单取消风险,出口前风险保险保额11.6亿美元,同比增长40.65%。
三是优化理赔服务。实施“极简、优质、精准、高效”的理赔追偿服务措施,累计赔偿金额2171万美元,同比增长63%,帮助企业减少赔偿前损失3902万美元。
第四,帮助中小微企业降低成本。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降费政策,对小微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实施特殊降费援助,按照“尽减、越快降”的原则,小微企业平均费率同比下降10.6%。
五是精准支持各地区外经贸合作发展。中国信保天津分公司根据天津市各区特色产业特点和对外经贸发展特点,制定了“一区一特色”精准服务方案,以出口信用保险为稳定外贸的有力抓手,开展“春雨行动”,帮助企业化解困难、解决企业痛点, 效果也逐渐显现出来。
搭建平台,助力企业“一起出海”。
新华财经记者:今年5月,贵公司与天津市政府部门共建天津“走出去”合作平台。截至目前,平台在推动企业“走出去”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可以期待什么样的结果?
李秀平:平台建设以来,广大企业积极响应,目前已有52家外经贸骨干企业加入平台,包括央企、地方国企、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也有外经外贸企业积极申请加入。中国信保天津分公司发挥协调作用,牵头组织了多场平台企业对接会。在平台的推动和推动下,天津市央企充分发挥了引航海洋的作用,市级国有企业充分体现了“走出去”主力军的地位,民营龙头企业展现了创新创造的竞争活力。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走出去”平台建设,继续发挥良好的桥梁和专业政策优势作用,加快转化“走出去”合作平台成果,深入挖掘项目机遇,培育和匹配更多合作项目。
新华财经记者:贵公司为帮助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做了哪些努力?取得了哪些成果?
2013年至2022年9月,中国信保天津分公司支持我市企业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开展项目承包和投资204.5亿美元,支持基础设施、电力、造船海洋工程、能源资源开发、农业、海外产业园区等领域“走出去”项目。金融一体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别是天津“走出去”合作平台建立以来,央企带动地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实现融资、保险、上下游采购、信用咨询服务“一体化”,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引导更多外经贸企业加入平台, “一起出海”,服务共建“一带一路”。
此外,围绕天津“制造之都”定位,中国信保加大了新能源、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链“走出去”项目的培育力度,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并购,重塑国际产业链,积极支持风电、光伏等绿色项目。
创新金融服务一针见血
新华财经记者:当前,企业“走出去”有哪些新趋势?中国信保有哪些新要求?
李秀平:随着国内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入,许多“走出去”项目正在从传统的工程承包向投资建设经营一体化发展,一些外贸出口企业正在从产品出口向全产业链“走出去”转变,企业需求趋于多样化。
中国信保作为一家专门支持外经贸发展与合作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风险承担者,是金融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走出去”需求的变化也是转型升级的动力。因此,要把服务向前推进,介入项目业务洽谈的前期,帮助搭建项目架构,提供风险防范和融资支持,为每一个“走出去”项目“量身定做”承保方案,提供个性化、精准的支持。
新华财经记者:为适应新趋势的要求,贵公司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推出了哪些新举措?
李秀平:信信天津分公司着力探索“小而美”的项目,从小规模、短周期、效益美、风控美、结构美、绿色美等多个角度深入剖析“美”,为项目提供个性化的融资和保险解决方案。
近三年来,中国信保项目保险业务占3亿美元以下项目的90%以上,1亿美元以下项目占80%以上,单个项目平均投保金额约4500万美元。
今年以来,中国信保天津分公司成立了12个创新团队,聚焦外贸新形式、新模式,加大对外经贸创新支持力度。例如,在利用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支持海外仓建设、服务贸易短期保险单融资、二手车出口全链条融资模式构建等方面取得突破。
新华财经记者:贵公司有哪些新计划,可以更好地发挥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
李秀平:下一步,我们将重点落实国家政策要求和天津对外经贸工作安排,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提高中国信保对天津出口的渗透率和企业覆盖率。我们将继续推进与天津各区政府签订合同,举办重点出口企业座谈会,进一步了解企业的困难和需求,加强针对性服务支持,根据各区发展特点和优势产业扩大政策覆盖面。
二是落实稳经济政策任务。持续落实非常规承保、理赔、降费等稳经济稳政服务措施,通过加大配额审批支持力度,创新拓展信用保险全链条融资模式,扩大新能源二手车出口试点企业承保规模,开展境外征信调查等。 积极创新推进海外仓建设全产品支撑,进一步创新加大对外贸易和服务贸易新形式、新模式的支持力度,支持企业拓展市场、接单、稳营稳。
三是更好地将服务企业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天津市政府与中国信用保险公司签署《推进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争取为天津“走出去”企业提供政策资源支持,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