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捕集剂 “三精”发展战略 更稳更优更强
齐心协力奋进,新的彼岸就在眼前
我希望自己能成为天使,激发战友们的活力与梦想
我愿成为一支火炬,点燃战友们的斗志和希望。
…
2016年12月30日晚,在新落成的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省环科院)会议室,举行了一场自娱自乐的跨年晚会,畅谈我们对后环评时代省环科院发展的豪迈情怀!
对于成立仅8年的省环科院来说,2016年注定是其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面对国家环保系统环评机构脱钩的新形势、新要求,院领导班子带领全体院士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用智慧和辛勤劳动,翻开省环科院发展的新篇章。
一
6月24日,省环科院环评脱钩工作顺利完成暨广东智环创新环境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揭牌仪式举行。
在省环保厅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省环境科学院按照“单位职工与自然人投资兴办企业”的原则,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毕业生最多、资质最好、技术实力最强”的事业单位之一。在环评脱钩工作中,院领导班子和党委始终以人为本,顾全大局,坚持“双向选择”,兼顾各方利益,确保环评脱钩工作依法依规、平稳有序开展,使环评脱钩工作“走得开心,留得放心”,得到了员工们的普遍好评。
总体收入下降、技术人才分流、科研基础薄弱……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摆在我们面前,何去何从、如何错峰发展、如何抓住新机遇,成为省环科院这个“当家”要考虑的首要任务。
很快,《广东省环科院“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就摆到了每一位员工的办公桌上。省环科院院长王永红对这份“量身定制”的规划十分重视,“其实从一年多前国家提出环评脱钩要求开始,我们就一直在谋划脱钩后的发展。规划的及时发布,对省环科院来说,是极大的帮助,为环科院未来五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根据规划,未来五年,省环科院将紧扣广东省环境保护工作“打好三大攻坚战、构建四大体系”的总体部署,认真把握广东省环科院的实际需求和学科前沿,以科学研究为主体、以技术服务为支撑、以产学研结合为切入点,创新发展模式,注重发展质量,实施“精准服务、精品学科、精细管理”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大人才、大平台、大项目”,以项目带动科研,以科研带动人才,着力打造广东省环境管理决策核心智库、创建全国一流的省级环境科学研究院。
规划布局从部门设置和职能调整入手,省环境科学所将全所组织架构调整为“总部加基地”结构,“总部”着力推行“3+2+1”组合发展模式,即培育“水、大气、土壤”三大优势学科、“环境规划、环境应急”两个重点学科,做强做大一个面向市场的环境科学所公司;与总部相比,“基地”着力建设四大基地,包括研究所综合实验室、大气科学中心(省大气重点实验室)、省污染场地管理与修复重点实验室、省污水与污泥处理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存在感还在,方向感增强了!”从原环评研究所所长转型为水环境研究所主要负责人的罗玉池坦言,这个新成立的部门压力很大。将水环境定位为三大优势学科之一,我们将立足广东环保工作实际,在前期工作积累的基础上寻求突破。“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来,研究所相继开展了《广东省西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等项目,在饮用水水源环境调查、评价与对策研究、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与对策研究等领域崭露头角。
二
12月30日晚10点,省环科院高级工程师常春英在最后一次审阅稿件并送审后,长舒了一口气。第二天,省内各大媒体在醒目位置刊登了广东省的报告。省政府印发了《广东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俗称广东“土十条”)。广东成为全国第六个按照国家要求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省份。
省环科院对这一方案的编制工作高度重视,在院总工程师肖荣波的带领下,生态环境与土壤修复研究所的精干力量全力投入到项目中。院方专门安排了一位博士级高级工程师借调到省环保厅生态处。半年来,起草组深入基层调研,多次召开座谈会,并两次向多个省级部门征求意见。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后,省政府最终拿出了一份“内容充实、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得到了省级相关部门和众多专家的一致好评。
数月前,在全省环保大会召开前夕,另一部“大”环保规划——《广东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于9月22日发布,成为全国各省区首个“十三五”规划。为及时印发编制该规划,省环科院副院长张永波介绍说,课题组两年前就启动这项工作,2016年起加快进度,与上级保持密切沟通,确保规划既“高端”、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又“扎实”、具有广东地方特色,同时不乏体制机制创新,对全省环保工作起到引领作用。
省环科院副院长李朝晖告诉记者,在精准对接全省环保工作“三大战役、四大系统”,不断提升对管理决策的支持水平的同时,省环科院自2016年以来还着眼于新兴技术服务市场,以纵向带横向,逐步形成新的发展动能。
半年来,省环科院以“十三五”规划编制、省级规划修编为契机,承担了湛江、潮州等多个地级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围绕土壤修复领域,大力拓展污染场地调查评估、土壤环境管理政策与规划研究、土壤修复项目环境监理及第三方验收业务;立足环境风险评估、应急预案咨询业务的市场开拓,承担了60余起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围绕末端治理、水环境治理、大气环境治理、应用研发、环境监理等重点领域,承担了“装备研制与应用”、“新型重金属捕集剂及精细加药系统研究与应用”等一批重点项目,有效提升了技术研发水平,市场前景广阔;工程监理、清洁生产审核业务取得突破。
项目带动科研,科研成果产出成效。2016年,省环境科学院成功申报土壤污染防治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广东省重点土壤污染区环境调查与污染控制与修复规划》;荣获省环境科学技术奖3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广东省工程咨询协会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新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受理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1项。
三
“不错!达到了国内省级环境科学院一流水平!”
12月15日,中国环境科学院原副院长柴发合受聘为省环科院首席技术顾问,他对省环科院今年新扩建的综合实验室给予了高度评价。
记者走进省环科所二楼新装修的办公室,从会议室到茶歇室、创意空间,甚至墙上的临窗房,无一不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洋溢着“像家一样的温馨”,定期举办的技术论坛、青年沙龙等让员工在轻松愉悦的交流中不断“充电”,拓展知识视野。
省环境科学院党委书记张国强表示,作为科研单位,省环境科学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提升“获得感”和“获得感”作为单位“五个一”发展目标之一,以环境学科文化、科普教育文化和差别化文化提升计划为主要内容,构建环境学院特色文化体系。
围绕四大基地,加强硬件能力建设,省环科所 在办公场所极其紧张的情况下,从其他办公场所挤进空间,腾出面积约500平方米;并投入500余万元购置仪器设备,扩建综合实验室,实验室计量认证参数由过去的13个增加到目前的345个,不仅为各项科研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实验条件,也为今后开展各项委托检测业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省科技厅牵头的“广东省城镇污水深度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环保厅首家“广东省环境保护污水处理节能减排及污泥资源化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已落户东莞市浩丰工业园,并完成了中试基地的建设和装修。
以人才为先,加强队伍能力建设,分两批引进环境管理与经济政策研究、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等高端科技人才15名,组织两批12个中层岗位竞聘,优化了各部门、重点领域、学科人才的配置,中层干部队伍在年龄构成、知识结构、管理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大幅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编制完善了《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所员工360度考核办法》《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所员工360度考核办法》《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所采购管理办法》《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所薪酬管理办法》,加强党风廉政和制度建设,为单位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保障。
落实部省环保合作协议,按照省环保厅统一部署,以广东省联合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建设为契机,推动省环科院创新型开放式科研平台建设。2017年,省环科院立即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工作小组,全力协助省环保厅参与申报国家实验室,配合清华大学完成实验室建设初步方案;开展实地调研,协助省厅完成广东环境科学联合研究院初步筹建方案。
“这对我们学科发展和单位建设来说是一个更大的平台和机遇,也是我们院未来几年非常重要的任务。我们要抓住这次平台建设机遇,积极落实‘精准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方针,向着成为广东省环境管理决策核心智库、国内一流的省级环境科学研究院的目标不断迈进”,王永红满怀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