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最好的药物和疫苗给民众;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治标不治本”

日期: 2024-09-26 20:02:09|浏览: 113|编号: 98158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要把最好的药物和疫苗给民众;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治标不治本”

澎湃新闻记者 刘玉秀 朱莹

“我们必须保护脆弱地区和脆弱群体。”

1月7日,防疫“新十条”落下帷幕一个月后,接受澎湃新闻采访的不同专家均认为,加快有效抗病毒药物和长效疫苗的引进、研发和批准,以及保护脆弱人群,将是下一步防疫工作的重点。

7日也是春运第一天,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成光介绍,经初步研究,今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约20.95亿人次,比上年增加1.4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9.5%。

目前,部分城市已经度过感染高峰,不少地区正在“爬坡”,或艰难面对“重症病例”高峰。在病毒学家陆梦姬看来,春运将带来巨大影响农村等疫情防控薄弱地区,管控人流“压峰”刻不容缓。同时要加快社区医生培训,识别高危人群并及时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减少重症病例的发生。

“只有治本的药物才能真正阻止病情的发展。”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陆洪洲说。有效的抗病毒药物非常重要。行政法学者沈奎建议,“在紧急情况下,人类生命危在旦夕,应采取紧急程序,确保有效药物的进口。”

“监测”也是受访专家提到的关键词。“我们需要掌握第一手资料,否则做出的判断就会不准确”,卢孟吉呼吁监测感染情况和病毒的变异趋势。卢洪洲也认为,未来需要对病毒的致病性进行更严格的监测。

“这种疾病的防控极其困难。我们需要用科学、理性的角度重新评估它。”流行病学家姜庆武说。

以下是澎湃新闻对病毒学家、德国埃森大学教授、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陆孟吉和流行病学专家、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陆洪洲的专访。复旦大学教授蒋庆武,以及行政法学者、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沈奎。

“医疗资源储备、人才培养等工作要早做”

澎湃新闻:根据您的观察,一个月以来出现了哪些需要关注的问题?

陆梦姬:我们一直在倡导医疗资源的储备,也就是药品的储备。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主要是抗病毒药物和一般的对症药物,最基本的就是发热、咳嗽、鼻塞,另外进一步治疗需要氧气,有些地方氧气仍然短缺。

第二是人员培训问题,比如应该早点培训社区医生如何使用抗病毒药物。

张文宏教授讲得很清楚,社区一定要在黄金72小时内行动起来。首先需要监测,进行风险评估,包括这个人的年龄、身体状况、基础疾病、感染后的身体状况,是否发高烧、肺部有病、肺炎……然后更合理地决定是否给他打抗病毒药物。这个工作是需要提前培训的。

如果发现有些人的指标不好,就必须开始吃药,感染后第二到第五天用才有效,否则就没有意义。

现在有了明确的基本判断准则,社区医生也能掌握该怎么做,如果有些药物不能阻止重症症状的发生,就会送去医院。

在大多数情况下,问题肯定可以在社区得到解决。疫情仍在许多农村地区发展。现在还不算太晚。这项工作需要做,政府需要投入。

另外,还要提高疫苗接种率,包括最后一点,我从前年就一直在讲,要普及教育,要把我们现在的知识普及到民众,让民众能更好地判断。

卢洪洲:我认为让公众知道新冠肺炎会引起肺炎是很重要的。虽然中青年人的症状相对较轻,但老年人、癌症患者、有基础疾病的人容易患上严重肺炎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感染后需使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避免患者出现重症症状。

现在病房里有这么多的重症患者,如果家属能在患者发病后第一时间意识到患者可能发展成重症,并给予口服药五天,病情就不会发展成很严重的,我说的药一定要是真正的抗新冠病毒的药,现在提倡用一些清热解毒的药,降温,缓解症状,这只是治标,不是治本。治本之策。只有治本的药物才能真正阻止疾病的进展。

对于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服药的最佳时间是感染后的第一周。如果他们等到第二周或第三周,症状严重,这些抗病药物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一旦一旦出现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就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尽快给予其相应的抗病毒药物,对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十分重要。

此外,如果能早点接种疫苗,即使不能完全避免感染,也可以减轻症状。一些感染者在接种疫苗三个月内,由于疫苗的保护作用,并没有出现典型症状。在这种情况下这一波疫情,我们大多数人接种疫苗已经超过三个月了,免疫保护已经丧失,所以重症患者比较多,人人都有症状,这两者是有关联的。

澎湃新闻:经过这一波疫情,您觉得有什么经验可以总结?

蒋庆武:我认为疫苗的有效性需要科学家认真评估,把最好的药物和疫苗提供给民众,特别要保护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

这次有些药品没有组织好,准备不充分,导致抢购现象,我们要吸取经验教训,不能只把这当成是群众的抢购行为,要看看有没有渠道可以改进并借鉴国际疫情期间药品流通的经验。

例如,辉瑞专门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在中国香港、日本、英国、美国等地区,如果感染者年龄较大,可以由家庭医生或社区医生开具处方,出现持续高烧,或者本身有基础疾病、慢性病的患者,可以持相应证件到药房取药,医院的压力相对减轻。

如果这种药物的副作用是可控的,供应可以稍微放松一点,限制也不应该太严格。如果高危人群从一开始就能得到最好的药物,我认为这会减缓病情的严重程度疾病。

第二,我觉得一些公共场所的防护措施还是可以保留的,比如强调戴口罩,公共交通工具上注意个人防护,社会要经历这个过程,才能真正开放。

建议采取紧急程序确保有效药品的进口

澎湃新闻:目前全国正处于防疫过渡期,短期内发热门诊、急诊、重症监护室等科室医疗资源紧张,抢购、高价抢购现象严重,以及用于治疗 COVID-19 的仿制抗病毒药物。您认为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当前的情况?

沈奎:与这个问题直接相关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总体上,我认为政府应该对药品的合法进口、生产、药品的供应和使用。

在这样的总体指导方针下,我认为有几点需要注意。第一,为确保进口有效药品,在危及人命的紧急情况下,应采取适当的紧急程序,对药品进行监管。进口。

第二,在药品供应紧张的情况下,政府一方面要与国内外企业沟通联系,加强进口、生产和供应;另一方面要对民间抢购保持适度容忍,但不能无限容忍,仍需进行适当监管,防范假药、劣药风险。

第三,目前就医非常困难,我觉得可以通过线上问诊的方式加强引导,一方面政府也希望症状较轻的患者尽量不要去医院,避免拥挤另一方面,公众毕竟不是专业人士,通过线上问诊(电话或者视频)可以让患者、家属、养老院等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

之所以有这个想法,是因为在微信群里看到一个朋友家有一位老人在养老院,老人肺部出现白斑,但因为抗原试剂短缺,无法检测是新冠病毒感染,还是冬季肺炎发作。这种情况下,养老院的护理人员也不知道该用什么药,只能询问家属意见,是否要用抗生素。但家属并非专业人士,询问群里的医生朋友也很难得到明确指点,我相信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案例,而是一定程度上的普遍现象。

四是要坚决打击哄抬药品价格等违法药品价格行为,这在《药品管理法》第八十四条中有明确规定。

澎湃新闻:您刚才提到,要把弱势群体的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您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吗?

沈奎:第一,要加强对弱势群体的统计,有针对性地保障供给。比如,抗原试剂和药品的供应,可以针对青壮年人群和弱势群体进行差别分配。零容忍政策实施后, -新冠疫情政策实施后,政府调动基层力量,统计弱势群体,为独居老人提供生活必需品。在防疫过渡期,也是完全可以的。社区可以了解一些需求通过微信、电话、上门拜访等方式,及时了解弱势群体的状况,有统计数据作为基础,才能更好地配置有限的资源。

第二,要保证弱势群体,特别是老年人能买到生活必需品。我曾经在美国呆过一段时间,当时疫情特别严重。因为当时商品供应紧张,一些商场就收了一些措施,规定8点到9点只允许老年人进店购物,其他顾客9点以后才能进店。我还看到商场里有很多导购员,相当于我们的快递员我觉得这些都是照顾弱势群体非常有效的方式。

第三,要保证弱势群体的就医。如何保证弱势群体的就医,是疫情期间非常棘手的问题。特别是他们可能一开始症状轻微,但如果措施不当,很可能病情严重。我看到张文宏医生提到黄金72小时很重要。如何保证弱势群体在黄金72小时内得到及时的医疗问诊,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提到的在线问诊,我认为需要认真考虑和对待。

大规模人口迁移对农村影响巨大

澎湃新闻:当前防疫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陆梦姬:现在所有挑战都存在,一个是医院的门诊量,很多人说门诊量减少了,但是春运人流量这么大,感染人数也少了。人肯定会多,有人要看病,门诊可能要排队,而且不只是上海,郊区、农村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目前,各大城市重症病例数量不断攀升,很难预测在什么高度会停止。1月6日发布的一项数据显示,春运期间旅客总人数将达到2十多亿美元,这对疫情的冲击非常大。

如果要干预的话,要控制人员流动,这是很重要、很基础的,当然要释放抗病毒药物等医疗储备,这个大家是有共识的。

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缓解形势,但最重要的是从源头(人流)进行治理,否则患者数量还会不断增加。

澎湃新闻:您认为大规模人口流动会给防疫带来什么样的压力?

卢孟吉:感染人数会增加,在疫情还没有蔓延得非常强劲的地方,尤其是一些农村地区,传播会加剧。这些地区的医疗资源可能比大城市要少。这种情况的后果依然超出了我们的估计,也不愿意去想象。

我想很多人可能还没有理解这个问题。昨天看到一篇报道,某地方政府呼吁民众非必要不回家,下面的评论都是“我不需要回家,但我想回家”回家吧。”他们可能不太了解医院现在的情况。

这种规模的感染,对农村和老年人的影响可能很大,他们可能长期不能参加社会活动,也不能照顾自己的孩子,需要年轻人来照顾。

这个数字是巨大的,想象一下这会给我们国家的整体健康带来多大的压力。

澎湃新闻:春运期间,你有什么防疫小妙招?

沈奎:今年春运和前两年不一样,过去在零清关政策下,整体环境基本“干净”,大部分人不是病毒携带者,只有少数人感染病毒。病毒携带者,大家本来就比较放松,现在病毒到处都是,传播的可能性无疑比以前更大,所以要更加警惕。

首先,政府可以提倡,但不能强迫,春节期间人们少出门。当然,这样的举措也有一些原因,比如减少病毒传播,降低老年人感染的风险在家里。

第二,公共交通工具上的乘客应该被要求戴口罩。尽管有些人的检测结果呈阳性,他们觉得自己不再具有传染性,但我认为政府仍然应该做出这一要求。戴口罩不仅仅是为了照顾自己,也关心照顾他人。

第三,我出国旅行的时候,看到国际航班给每位乘客发了一小包消毒湿巾,大多数乘客坐下前都会擦拭桌子、椅子、安全带等,我觉得政府其实可以要求铁路公司和航空公司继续坚持消毒,考虑为乘客提供消毒湿巾。一旦提供,每个人都会想到对自己的乘车空间进行相应的消毒。

四是增加公共卫生间清洁消毒频次。

我认为这些措施不能完全阻止疫情的蔓延,而只能尽可能减少高载量病毒的传播和感染的可能性。

XBB 是否会成为主导菌株仍有待观察

澎湃新闻:如何看待目前在美国流行的XBB毒株?

卢孟吉:目前的研究显示,它确实有一定的免疫逃逸率,有可能成为主导毒株,但在美国,还需要时间去检验。

XBB现在主要在东部蔓延,那么它会蔓延到全美吗?有可能,但是我们对这些主要菌株的研究都是历史回顾,所以很难说就是现在。

之前有很多毒株看似占主导地位,但并没有在全球传播。例如,Alpha 并没有在全球传播,Gamma 主要局限于巴西或秘鲁。它确实传播得很广,但对欧洲的影响相对较小。

因此,我们不知道 XBB 是否会成为全球主导毒株,但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

如果已经在中国出现了,很多人问,会不会造成二次感染?我说不会,因为我们现在还有大量的人口没有被感染。如果它比BA.5和BF.7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取代它们,未来几周我们将看到的可能是XBB流行。

如果不及时监测,未来的风险会非常大,因为全世界的毒株不只这几种,而且其动态变化非常大,随时都有可能发现一些新的毒株,出现新的毒株,在当地突然大规模蔓延。

究竟哪种毒株在我国持续传播,只有通过更加系统的监测才能知晓。目前普遍认为,XBB毒株的致病性并未增强,但随着感染人数的增多,我们将得到更加准确的答案。

“我们需要抑制峰值并监测感染情况和病毒变异”

澎湃新闻:您认为下一阶段防疫工作的重点是什么?有什么建议?

陆梦姬:关键是要减缓整个感染过程。目前国内感染浪潮可能在一些地方逐渐退去,但重症浪潮在很多地方还在攀升。(像德国)当感染在攀升时,政策将会收紧——如果不收紧,浪潮将会扩大。

我认为一定要减少高峰。减少高峰就是要管控好人流,阳性患者要继续检测。我们现在一般都是抗原检测,阳性患者要及时隔离,才能减缓传播。

目前很多人认为有些地方已经过了高峰。对于一些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可能确实已经过了高峰,但对于非城市中心或农村地区,感染水平还远未达到峰值。因此,如果这些地区疫情还在持续发展,大医院已经爆满,很多病人找不到床位,可能造成大量新增伤亡,这在公共卫生管理上是不应该发生的,也是可以避免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应该先开始监测。我们应该有第一手的具体数据。否则,我们无法做出任何判断,或者我们做出的判断会模棱两可或不准确。越不准确,就越我们制定未来的计划将会更加困难。

现在是第一波,现在正在讨论第二波、第三波,(没有基础数据)预测起来更加困难。

第一,要通过各种抽样调查的方式监测感染情况。各地疾控中心有很多检测点,可以利用这些检测点进行检查和评估。第二,要监测是否有一些变异株压力。例如,XBB 的情况现在被广泛讨论。

很多人说我们也做过检测,但是做的量很少,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我们在这方面的信息不够。

不确定性是整个长期经济行为的最大障碍,所以要恢复经济活力,首先就是要让大家放心。

2023年可能是波动性最大的一年,因为疫情一直处于封锁状态,现在真的开始蔓延了。我们也知道整个疫情的波动性非常强。

卢洪洲:一是要密切监测病毒变异情况,更加严格地监测病毒的致病性和传染性。

第二,未接种过疫苗者应尽快接种,已接种时间较长者应接种其他疫苗以取得更好效果,如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多肽疫苗、mRNA疫苗等

要依靠科技力量加快疫苗研发和上市,加快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小分子药物研发和上市,加快mRNA疫苗、多肽疫苗、免疫球蛋白GV等临床研究。口服小分子药物、新药上市审批速度。

我们要研制更好的疫苗,更有效的疫苗,长效疫苗。要大量供应国产小分子药物,因为国产药物便宜、性价比高、疗效好。我们目前正在进行二期和三期临床试验。临床试验、国产小分子药物都显示出很好的效果,要加快审批速度,开通绿色通道。

澎湃新闻: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卢孟吉:对于个人来说,首先在你没有被感染之前,你不要去传播疫情,你应该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好清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另外一个就是免疫,包括阳康之后我们还会继续推动,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免疫力会下降,在一定的时间内,你必须要打一针加强针。

感染后,如果身体状况良好,也应该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包括做个检查,看看自己是否有缺氧。很多事情只有在社区医生的指导下,或者社区医生的支持下,才能克服。医院。不要等到病情严重了才去治疗。现在很多人说感觉很累,你知道感染对身体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尽量降低成本。”

澎湃新闻:随着防疫重心的调整,您认为政府与公众应如何进行有效的“风险沟通”?

沈奎:在防疫过渡期,进行有效的风险沟通,增进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任非常重要。除了我之前呼吁的公开、透明、坦诚的沟通交流外,我们还应注意风险沟通与风险管理的兼容性。如果风险管理不合法、不合理、不及时,无论进行多少沟通和交流,都可能无济于事。具体来说,有以下建议:

第一,在防疫过渡期,政府采取的措施必须合法、合理。一方面,在防疫过渡期,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仍是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的重中之重。政府主导,这和我之前讲的政府部门不要过度下放、丢掉岗位是一致的。

第二,政府采取的举措必须有法律依据,在法定权限内,按照法定程序,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仍需一再强调。

第三,政府监管的适当性要从合理的角度考虑。比如前面提到的,我们可以严厉打击药品哄抬价格、假冒伪劣药品的行为,但也要保持一定的容忍度。买药、代买药的行为,毕竟过渡期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药品供应紧张也是民众比较关心的问题,现在经过一个月,药品供应逐渐增加,毒品需求也相对缓解。

第二,政府采取的措施要及时回应群众的需求。例如,《药品管理法》第三条规定:“药品管理应当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风险管理的原则。” “坚持依法治国、全过程管控、社会共治,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全面提高药品质量,确保药品安全、有效、可及。”在防疫转型初期,相应抗原试剂、早期干预药物等供给充足是群众迫切需要,政府要尽最大努力保障药品的“可及性”,如果做不到,也会影响疗效通过风险沟通增强信任。

第三,政府要密切关注舆情,及时回应和沟通公众关心的问题。公众对政府采取的一些举措可能会有不同看法,甚至会有一些疑虑和质疑。事实上,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几乎没有一种风险防范措施是能够得到大家认可或同意的,这时候政府就应该加强与公众的公开、透明、坦诚的沟通。

至于政府所掌握的信息充分公开是否会引起民众恐慌的问题,我个人认为,首先,如果这些信息不涉及国家安全等方面,应该尽可能公开建立在信任民众的承受能力的基础上,至少民众应该感觉到自己的切身感受和政府公布的基本上是一致的,即使有明显的出入,也应该有非常令人信服的解释。

其次,风险沟通有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策略和方法。据我所知,在国外,说到传染病风险沟通,会有一些医学专家、心理学专家、公共政策专家等来一起讨论如何发布相关信息?在多大程度上应该让公众知情?如何用文字更好地让大家信任,避免过度解读等。这些都需要专业的回应。要么压制信息的自由流动,要么公开信息或者说不经过任何组织,不经过任何修辞,也不考虑会给民众带来什么心理影响,就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告诉所有人,这是两个极端。

最后我想说,保证每一个弱势群体都能得到全部保护是非常困难的,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只是尽可能地降低成本。

澎湃新闻:1月8日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级别调整为“乙级管控”,后续防疫工作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蒋庆武:不要把眼光放在新冠病毒管理由“甲类”变为“乙类”上,想想现在“乙类、乙级”了,我们该怎么办,应该把“甲类”倒推到“乙级”上。我们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重新思考防控策略,这个病的防控难度很大,不要用我们以前的想法去思考未来,我们应该用科学的眼光重新审视,做出理性的判断。

我认为在适当的时候可以把它归入“丙类和丙类”类别。流感是“丙类和丙类”类别。因为新冠病毒和流感有相同的传播途径,传播方式也相同,但病原体不同。

经过这一波疫情之后,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应对下一次疫情,我觉得我们需要准备好疫苗和药物,需要把它当成呼吸道疾病来对待,关注它的内在规律。

科学上有很多事,今天做不到,明天就努力去做。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