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五行理论中,人处在中心,处在驾驶的位置,就好比一辆行驶的汽车,汽车的四个轮子就是“机”、“料”、“法”、“境”四大要素,而驾驶者的“人”要素又是主要的。
如果没有司机,汽车就只能停在那里,变得毫无用处。
一个工厂哪怕有好的机器、材料、产品加工方法,周围的环境也适合生产,但是工厂没有员工,那它就无法生产。
01
人力分析
技能问题?
这个制度对人们的工作有影响吗?
这是一个选择的问题吗?
是不是因为训练不够?
是因为技能不匹配吗?
员工是否对公司失去了注意力?
有谁负责吗?
人能操作机器吗?人能适应环境吗?人能理解方法吗?人能识别材料吗?
机器分析
是指生产所使用的设备、工具和其他辅助生产工具。在生产中,设备运转是否正常、工具的好坏也是影响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的另一个因素。
选择正确吗?
维护问题?
机器配套的设备兼容吗?
制造机器的人对吗?机器的操作方式对吗?放置机器的环境合适吗?
02
机械设备的管理分为使用、检查、保养三个环节。
使用是指按照机械设备的性能和使用要求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操作人员能正确地操作、使用设备进行生产,这是设备管理最基本的内容。
巡检是指设备使用前和使用后,按照一定的标准确认设备的状态和性能,及早发现设备异常,防止设备被意外使用,是设备管理的关键。
维护保养是指根据设备的特点,每隔一定的时间对设备进行检查、清洁、注油等,以防止设备劣化,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分析
这是正品吗?
该模型正确吗?
有保质期吗?
它在工厂经过检查吗?
是否符合规范使用?
材料是否适应环境?材料是否与机器配合?材料是否会影响其他材料?
03
法律分析
是依法办事吗?
你明白吗?
我写的清楚吗?
法律是否合适?
有啥方法吗?
该方法适合于正确的人吗?该方法适用于这个环境吗?
戒指分析
时间轴上的环境有改变吗?
是否考虑过光照、温度、湿度、海拔和污染?
环境安全吗?
环境是人为的吗?微观环境与宏观环境可以共存吗?
04
问题级别:
人-机-材料-方法环境的初步表征
初步鉴定后发现次要原因
仍然可以通过分析人机材料方法环境来寻找次要原因
在第二个原因找到并刻画之后,仍然需要进行第三次定性的分析,即找到第二个定性结果的原因,仍然可以适合人—机—物—法—环境的分析方法。
事实上,这只是几个问题而已。
例子:
在地面上发现机油
被描述为人-机器-材料-方法循环中的“机器”问题
机器出现问题是因为使用者操作不当造成的?是因为没有建立合法的操作标准造成的?还是因为环境造成的?排除以上所有原因后,都不是原因,机器本身就是假冒产品。
之所以说“机器”是假的,是因为购买的人本身有问题。
为什么“人”有问题?
没有监督的“法”还叫“法”吗?
05
纠正措施的质量控制技术
制定措施的系统图方法
综合特征因素(人-机-料-法-环境)+系统图法
每项措施,不可缺少的是负责人、方法、何时实施、取得何种效果。
人-机-料-法-环境:我国制造业中小企业管理的思考
06
1、企业文化不够:管理理念有问题
在我国中小企业中,拥有自己的企业文化的并不多,即使有,也只是在制度建设时的一种形式上的建立,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那我就把我的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和日资企业的企业文化做个对比:
那么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国内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包括企业文化延伸的企业行为规划是什么样的??
在国内,几乎没有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对企业行为也没有明确的说法。
07
以下对公司的管理制度进行分析:
A.最强的概念:
企业示例
总裁办方针:打造值得信赖的xxx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一家以卓越的技术和品质赢得客户最高评价和信赖的公司。
我们将继续努力提高一切质量。为了提高一切质量,我们将继续进行改进。
我们是最守法的公司,并致力于成为一家对社会有贡献的公司。
我们勇于挑战,致力于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企业
B、规章制度齐全---一切规章制度都规定了员工应该怎么做事。
08
1. 系统——瓶颈
一进公司就看到这个,从总经理到普通员工,大家都穿着统一的服装,不代表你是领导,就不能穿公司制服。
制度大家都是一样的,从这个可以看出外资企业会有一整套的模式。
日本企业一般都有一套管理模式,他们非常清楚在某个阶段要做什么事情,整个公司的工作模式基本都是按部就班的。
每个新人来到日本公司都会接受专门的培训,公司会告诉你做事什么方法更好,甚至会有人专门教你如何填表格。
不过该公司也有一套相对严格的管理模式,这种非常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等级制度会让不熟悉日本文化的人很难感到舒服。
台资企业也有一套严格的制度来约束其经营,虽然欧美公司的制度相对宽松,但欧美公司的员工仍需警惕随时被“解雇”的危险。
09
在我国制造企业,随着员工数量、部门数量的增多,公司老板也会越来越忙,这时候就需要工作标准、制度、流程。
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即使你招聘了管理人员,他们也会因为企业制度的不完善而离开。
2. 系统执行
我为什么会这样写呢?因为我们国家有些中小企业是有一套制度的。去年我去常州的一个民营企业审计,当时我在看资料,发现它的制度很完善,该有的都有。
很瘦。
但我一看实际情况就知道,这个制度根本没实行,他们总经理当时跟我抱怨,这个制度很难实行,厂里亲戚太多,员工素质差。
10
其实说到制度的执行,我觉得我们企业应该学习日本企业的执行力——无条件执行。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个系统,我举个例子:
苏州有一家小国营企业,经营不善,濒临破产,后来和一家日本公司合资,由日方管理,对制度做了适当修改,员工福利待遇比以前好,然后他们提出要求:无条件执行这个制度。
结果,不到半年时间,公司业绩逐渐好转,不到一年时间公司就扭亏为盈。
其实执行力跟人际关系有关,也就是人的从众心理。我记得国家刚开始发行股票的时候,老百姓不接受,后来才通过各种方式,才让老百姓逐渐接受股票。其实这就是从众心理在起作用。
11
所以,企业的执行力是可以培养的,如果全体员工的执行力都很好,即使个别员工不满意,他们的执行力也会很好。
这就如同国家发行股票、国债,都是有国家信用和发展预期作保证的。
所以企业要给员工一个好的信用保障,而不是每天变着花样的命令,说一套做一套,另外要有良好的企业发展预期。
通过这样的培训,公司的执行力会非常高,哪怕是暂时的困难也能够轻松克服。
2. 生产管控误区——管理理念问题
1.生产人员、机器、材料、方法和环境(直接单位)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产品当然是按照客户的要求来生产的,但是你可以看到他们在直接和间接生产单位的标准把控上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标准没有细分,也没有严格执行——可以说生产产品的直接单位是人、机器、材料、方法和环境。
12
人们
说到人,就不能不提福利。
关于待遇:欧美比较优厚,日本比较平等,中国不值一提
企业福利主要由工资、培训、休假制度等四个方面组成。在这四个方面中:
薪水
从薪酬方面来说,欧美公司一般给出的薪酬都比较高,因为他们想要最优秀的人才,对人的学历、经验等要求非常严格。
日本公司提供的薪水属于中等,因为他们要求员工稳定且有经验。
中国中小企业的工资水平是最低的,而且还要看公司老板或者老板亲属的心情。
十三
B. 培训
在员工培训方面,欧美企业更加慷慨,调查显示,欧美企业对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普通员工的培训大多由外部公司提供。
日本企业则把外部培训与内部培训结合起来,而且一般来说内部培训比外部培训重。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部分基本上主要是内部的。
C.休假制度
在制定休假制度时,日本企业的企业文化更看重员工的资历,员工在公司服务的时间越长,无论职位高低,获得的休假时间就越长。
一般来说,欧美、日本的公司都会按照国家规定给你休息假期。
至于我们国内有些企业,每周还上班六天,有人说这算加班,加班费每小时2-4元,看来目前很多中国企业根本就不把中国人当人看。
欧美等国外有更加人性化的休假制度。
14
D. 住房福利应占最大比重
日资企业与欧美企业区别不大,而且日资企业在某些项目的设置上更加突出,一般欧美外资企业都会给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有的还会在住房公积金的基础上增加一笔购房补贴。
这对于我国的小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差距,有的企业甚至不给员工缴纳养老保险。
所以企业人是产品的第一责任人,人员的稳定性和熟练度对产品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还要提一下:人员的流动率。
关于员工的离职率:日企工作比较稳定,其次是欧美企业,虽然日企的收入没有欧美企业高,但是日企的优势就是工作稳定,对员工的要求不高。
只要不犯大错误,日本企业不会轻易解雇员工,但在欧美企业,员工需要时刻警惕被解雇的危险。因此,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员工流失,才能实现产品的稳定性。
15
机器
生产能力、设备维护、备品备件等
当公司接到订单时,会对该订单进行评估,以确定哪台机器最好、最经济,包括购买备件和日常维护。
对此,欧美等外资企业都会有专门的项目人员和专门的企业成本控制部人员进行核算,以期用最少的钱达到最大的效益。
欧美的外资企业在购买机器时,会投入很多资金,但对后续的维护保养也很严格,一些易损件也会严格按照要求制作。
而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来说,有时候虽然购买了一些特别先进的机械设备,但是到了后续的维护、易损件的管理等方面,却远远落后于那些国外企业。
材料
材料,即构成产品的材料部分,应使用合格的原材料或加工后能满足产品要求的原材料,避免因原材料问题而导致产品不合格。
16
在制造业中,原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较大,一般在60%以上,最高可达90%,是成本控制的主要对象。
影响原材料成本的因素有采购、库存、生产消耗、回收、品控等,为了控制原材料成本,一般会选择稳定的供应商。
在日本,像丰田这样的大公司与其关联承包公司建立了独特的长期合作关系,并与某些大公司组成了自己的企业集团。
材料是否受控对产品的质量起着很大的作用。在这方面,欧美公司会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原材料。
在采购方面我们有专门的采购人员,在品质方面我们有专门的工程师和检验员去把控,尽量减少不良率的发生,或者在生产过程中派人到工厂去解决材料的不良率。
近年来可以看出,在物料管控方面,我国中小企业已经越来越成熟,从没有专门的人员到管理物料采购。
17
法律
方法构成了产品的技术要素,合理的工艺会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合格率,可以说合理的工艺加上正确的生产操作流程,才构成了合格的产品。
简单的说可以分为:操作引导方式、巡检引导方式、机床操作方式等。
工作指导方法:
作业指导书用于对现场生产或管理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其结构和形式完全取决于工作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在编写作业指导书时,你应该将员工视为傻瓜,因此在编写时应将方法分为步骤,并保持文字简洁。
说到工作指示,日本的工作指示最容易理解,流程简单,并且放在员工可以看见的地方。
例如某日资企业,在压铸机上(即在轴承里面压铸一个衬套),操作人员经常会漏铸衬套,从而导致产品出现缺陷。
18
针对这种情况,他们在压铸工序旁边设置了一台电子秤,操作人员生产出来的产品直接流到电子秤上。
这样就避免了不良品的出现,当然成本也比较高,但从长远来看,人比机器更容易犯错。
其实在很多外资工厂,现在的生产流水线都是流水线,因为人的无意失误的概率比机器大很多。而在我国,由于劳动力廉价,很多中小企业会考虑企业的短期成本,导致企业的产品出现很多问题。
在我国,很多企业认为作业指导书没什么用,既费时间,又碍人手脚,有人觉得我干这个工作好多年了,能把工作步骤背得滚瓜烂熟,甚至闭着眼睛都能做。
其实打错字是非常错误的,作业指导书可以说是对作业行为的一种认识,即使有好的方法,也要付诸实践,才能把作业指导书修改好。
19
检查指导方法
由于产品形成过程中的具体操作特点和性质不同,检验指导书的形式和内容也有所不同,有来料检验指导书、工序检验指导书、出货检验指导书等。
检验指导书最重要的是检具的制作:上面提到机器出错的机率比人小。忠实地执行动作顺序: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动作,达到统一性。
在日本企业里,几乎所有的测量都被一种非常简单直观的工具所取代。原因很简单:让员工容易接受,从而控制产品缺陷,实现零缺陷。
例如对于检验指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控制不良品的发生,实现100%的产品合格率。
20
机器操作方法
至于机器操作方法,国外企业一般都有专门的人员来操作机器,这样就减少了机器损坏的几率,也达到了机器的最大利用率。而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来说,这还不够完善,有的企业根本没有机器操作方法。
戒指
1.生产环境,也可以理解为5S
可以说工厂的生产环境是能够影响操作人员生产效率的,试想一下,如果操作人员的工作台附近没有指定区域,工作工具随意摆放,这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当然,生产效率会下降,并且会出现产品缺陷。
在这方面,日本是5S发展的鼻祖,欧美企业也非常重视5S,5S做得最差的还是中国的中小企业,在他们看来,这跟生产无关。
21
从以上可以看出我们公司在产品控制、理念等方面与国外公司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2.辅助工具也很重要(间接单位)
对于企业来说,产品生产辅助工具可以分为:辅助设备和辅助材料。
补充材料:
属于原材料还是间接费用,要看辅助材料的用途,如果用于生产,可以归结为某项产品的成本,可以视为原材料;如果被其他部门使用、丢失等,不能归结为某项产品的成本,则视为间接费用。
打个比方,你去办理房产证,需要很多的证明材料,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就办不下来。其实道理很清楚,就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这些一个都缺不了。
辅助设备:
用于生产中的辅助设备,包括配件等。在我国,一些企业常常因缺少机器配件而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