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结号丨交通兵的天路情缘

日期: 2024-04-03 08:08:01|浏览: 93|编号: 41831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集结号丨交通兵的天路情缘

天边边有两条几乎与天平齐的路

西藏各族人民称它为“天路”

天边边有支护路兵

他们用青春汗水

架起内地连接西藏的“桥梁”

这支部队就是武警某部交通第三支队

他们担负着川藏线和新藏线

2800余公里的大动脉养护保通任务

今天,一起听听他们的故事

(一)

“想象过西藏的艰苦,但没想到现实比想象中还要艰苦10倍。”

在祖国版图上,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

图为官兵们在新藏线养护一线。王彧 摄

由于受复杂环境的影响,沟壑纵横的地形地貌给西藏交通建设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川藏线和新藏线是内地连接西藏的重要陆路通道,对西藏的建设发展功不可没。

然而,由于通行条件较差,自然灾害频发,这两条道路曾年平均通车时间不足半年,严重影响了内地向西藏的物资供应。如果遇上道路断通,运输蔬菜进藏的车辆滞留十天以上,会给商户造成不少经济损失。

经批准,1996年和2002年,武警某部交通第三支队分别上勤川藏线和新藏线,成为全军唯一一支以道路养护保通为任务的部队。他们常年坚守雪域高原,以长路为伴,守护着这两条祖国西部大动脉的畅通。

该支队上勤新藏线时,战士驾驶拖拉机在新藏线养护一线。

进藏之初,没有固定营房,只能住在破旧不堪的道班房,条件十分简陋。虽然道班房暂时解决了居住问题,但饮水、取暖、看病成了官兵们面临的现实难题。

西藏的冬天,寒风夹着鹅毛般雪花,室外温度最低能达零下40℃,官兵们在户外施工,脸颊、耳朵和手几乎都不同程度被冻伤,即使身上裹着厚厚的大衣,也无法抵御刺骨的寒风。

每逢大雪封山季节,没有柴火和水源,做饭成了炊事班最苦恼的问题,官兵们只好到雪山之巅寻找树枝回来生火,然后把雪融化成水用来做饭烧菜。

图为该支队上勤之初,官兵们克服恶劣环境扎根高原。

“想象过西藏的艰苦,但没想到现实比想象中还要艰苦10倍”“睡觉必须盖两床被子,否则身体冰得无法入眠”“氧气吃不饱、风吹石头跑、四季备寒衣”……这些都是官兵们过去需要面对的实际困难。

官兵们在雪地里就餐。陆文凯 摄

经过一茬茬官兵的努力,驻川藏线部队于2012年5月全部搬迁新营房,告别了道班房历史。近年来,新藏线基层营房设施也不断完善,官兵们也陆续住进新营房。

“氧气进班排,24小时全天候供应热水,无人区种出绿色蔬菜,阳光大棚,地暖供暖……”一名曾征战“天路”的老兵自驾西藏来到老部队,对眼前的变化感慨万千。

“当得知被分配到西藏时,心里还十分紧张,直到亲眼所见,才觉得自己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去年刚入伍的云南籍新战士李文静跟班长谈心时说道。

(二)

“临近退伍,在西藏阿里高原坚守16年的他,想说……”

西藏,苦,但在西藏的日子于每个士兵来说都是一段珍贵的时光。

距离退伍还有3个月,四级警士长武志强看着一辆辆飞驰而过的汽车,即使心中有再多不舍,他也早已做好了准备。

过去16年,武志强一直坚守在西藏阿里高原,新藏线是他战斗的阵地,红柳滩、界山达坂、红土达坂……都有他深刻的记忆。他说,常年往返新藏线,自己算是亲眼见证了这条路由土路到油路的变迁。

2008年,武志强在界山达坂担负道路养护任务,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空气含氧量稀薄,紫外线强烈。他在这一待就是三年,整理路容、开拖拉机、抢险救援……这些工作都干了个遍。

在界山达坂那几年,官兵们住的是简易帐篷,冬天最低气温零下40多摄氏度,晚上必须盖5床被子才能勉强入眠。

条件如此艰苦,晚上起来上厕所,官兵们都要在心里反复作斗争,不仅仅是因为冷,更重要的是防御狼的侵袭。

“有一次晚上起来上厕所,突然发现20米外有一双眼睛闪闪发光,并一步步朝我走来,当时我条件反射般撒腿就跑……”多年过去了,武志强还心有余悸。

官兵们顶风冒雪在新藏线养护。陆文凯 摄

经过军营16年的磨炼,武志强在机械操作方面已是官兵们认可的“大师傅”,他带出的20多名徒弟都已奔赴重要岗位,履行护路兵的职责。

尽管经历了很多艰苦岁月,但武志强从未为到阿里当兵而后悔过,他说,护路兵的工作是乏味的,但也是光荣的。

“天路72拐”景观。陆文凯 摄

把视线转到川藏线,“天路72拐”是有名的“魔鬼路段”。养护十七中队担负该路段养护保通任务,杨作善是该中队的一名养护能手。他入伍8年,在“天路72拐”待了7年,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护路传奇,有人说只要有杨作善在,“72拐”的路坑都会被他“降服”。

在川藏线、新藏线上,还有很多像武志强、杨作善这样的标兵,他们扎根各个岗位,用战斗的姿态守卫雪域“天路”,把有限的青春和满腔热血奉献在了这片高原。

(三)

“累计修通了100余公里惠民道路,资助1000多名贫困学生。”

西藏波密县通木村是贫困村,从通木村到波密县城短短20公里道路,有10公里是穿梭在原始森林的“羊肠小道”,村民们的经济来源主要靠从山里采摘的土特产。由于交通不便,特产无法外销,交通成了影响村里脱贫致富的“阻碍”。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为参与地方打赢脱贫攻坚战,该支队投入兵力和机械,为藏族同胞义务修路。

2017年,该支队帮助波密县巴卡村搭建的钢架桥。陆文凯 摄

经过官兵们的努力,如今进入卡达村、通木村、索通村、巴卡村的道路百分之九十实现双车道水泥路,改善了村民们出行靠双腿、运输靠牛马的历史。

“真的感谢人民子弟兵,要不是你们帮助修路,我们至今都无法摆脱贫困。”索通村村民向官兵们为村里修路表示感谢。

图为官兵们义务为驻地修路。

“由于靠近景区,客栈支撑着家中主要经济来源,没通路之前,生意一直不景气,现在游客都在网上抢着订房间。”家住巴卡村的仁青,开客栈有些年头了,不管如何经营都不见起色,现如今客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说,每到旅游旺季,店里虽然忙得不可开交,但收入相比过去整整翻了数倍,这些喜人的变化都离不开武警官兵,是他们给村里打通了“致富路”。

20余年来,该支队坚持投入财力物力,为地方教育脱贫做了积极贡献。图为该支队官兵利用休息间隙到古乡武警爱民小学看望师生。陆文凯 摄

眼见沿线贫困村的藏族群众日益走上小康道路,官兵们也感到无比欣慰。同时传来捷报的还有波密县古乡武警爱民小学,在今年的小升初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以优异成绩考入林芝市高级中学和波密县中学重点班。

过去,古乡小学师生人数不足50人,教学质量差、升学率低,“校园杂草丛生,校舍破旧不堪,每逢下雨教室就成了池塘……”该支队上勤川藏线后,就和古乡小学结成对子,积极筹资为他们翻新校舍,聘请高学历教师,资助贫困学生……不到三年时间,学校师生人数增加到180余人。

后来,为了表示对武警官兵援助的感谢,他们把学校更名为“古乡武警爱民小学”。为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官兵们还与其结成帮扶对子,直到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如今,该支队官兵帮扶的贫困学生中,已有100余名从内地象牙塔学成归来,奔赴各行业工作岗位,参与建设美丽西藏、美丽家园。

2019年,该支队官兵为波密县巴卡村义务修路,村民为官兵倒酥油茶敬献哈达。刘兴勇 摄

据了解,该支队进驻西藏20余年来,累计修通了100余公里惠民道路,捐建了1所“古乡武警爱民小学”,帮助30名孤儿圆梦北京,对沿线21余所小学进行了修缮,资助了1000多名贫困学生。

(四)

“结婚第三天,他带妻子上了高原……”

军嫂朱红红与丈夫生前合影。

“耀武,我们婚期快到了,你赶紧回来,我在家等你呢。”2002年,排长袁耀武收到未婚妻朱红红的来信,那段时间他正在川藏线忙着护路,担负道路抢通的任务。

眼看婚期临近,最终袁耀武只向部队请了7天假。

袁耀武匆匆忙忙赶回老家甘肃省镇原县方山乡,他们在镇上拍了一张合影,作为结婚证上的证件照。

婚后的第二天,袁耀武欲言又止,不知如何开口向妻子解释即将要回部队修路的事情。朱红红理解丈夫的工作,她笑着说:“没关系,工作要紧,你要是着急回部队,我愿意跟着你去。”

第三天,朱红红便跟着袁耀武出发上高原。经过川藏线觉巴山时,汽车穿梭在数百米高的悬崖,朱红红紧紧抓着丈夫的手,出了一身的冷汗,丈夫说他和战士们每天都在这条路上跑,就是负责修这条路,保障道路的畅通,第一次走的时候都会怕,走多就不怕了。

有次塌方严重,道路完全受堵,过路的车辆滞留了三天,袁耀武带领官兵一边抢通道路,一边无偿把食物提供给受困人员。

朱红红目睹丈夫的工作比她想象得更艰难、更危险百倍,心里既担心又感动,他明白了丈夫坚守的意义所在,便全身心、无条件支持丈夫的工作。

2008年,觉巴山路段出现塌方,袁耀武站在装载机上指挥操作手舒春红清理塌方体时,临江一侧的路基突然塌陷,十几吨重的装载机来不及撤离,一下子前倾,跌入路边70多米深的悬崖,袁耀武被重重地摔在了半山腰的石头上。

袁耀武入伍11年,在川藏线上参加了上百次重大抢险任务,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没想到他这一次未能幸免,因头部遭受重创,不幸牺牲。

丈夫已经牺牲十多年了,朱红红一直珍藏着丈夫的军装,他觉得丈夫还活着,还在西藏守护“天路”,她要守护着这个小家。

“护路兵”坚守“天路”的背后,承载着数万军嫂的默默支持与奉献。军嫂的情,温暖着边关雪月;军嫂的爱,铺满在雪域“天路”安全畅通的通途上。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