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固化有机硅材料.doc 15页

日期: 2024-04-08 20:03:45|浏览: 58|编号: 44542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光固化有机硅材料.doc 15页

光固化有机硅材料第1部分:基础理论介绍紫外线(UV)固化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种先进的材料表面处理技术。 它与电子束(EB)固化统称为辐射固化。 它利用紫外线引发化学活性液体材料的快速聚合和交联,瞬间固化成固体材料。 光固化技术的特点是高效:光固化产品最常见的非UV涂料、UV油墨、UV胶的特点是固化速度快,通常在几秒到几十秒之间,最快可0.05 ~0.1S固化,是目前各种涂料、油墨、胶粘剂中干燥固化速度最快的。 适应性广:光固化产品可应用于多种基材,如纸张、木材、塑料、金属、皮革、石材、玻璃、陶瓷等,特别适用于一些热敏性材料(如纸张、塑料或电子元件等)。 节能:光固化产品在室温下快速固化,其能耗仅为热固化配方产品的1/10~1/5。 与需要加热基材的热固化不同,光固化仅需要光引发剂的辐射能。 材料和周围空间还需要蒸发以除去用于稀释的溶剂和水,这会消耗大量能量。 环保:光固化产品的另一个优点是基本不含挥发性溶剂。 所用的活性稀释剂为高沸点有机化合物——丙烯酸类多官能单体,固化过程涉及交联聚合,形成交联网络结构。 因此,不会造成空气污染,也减少了对人体的危害和火灾风险。 它是一种环保产品。

经济:光固化产品生产效率高、能耗低,光固化设备投资相对较低。 易于实现流水线生产。 工厂占地少,可节省大量投资。 不含溶剂,减少污染,还省钱。 综合考虑,资源是经济的。 有机硅及光固化有机硅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如耐高低温、耐候性、电绝缘性、低表面张力和低表面能等; 此外,有机硅材料还具有低粘温系数、优良的界面性能、良好的润滑性和化学稳定性等特点,这些性能使有机硅材料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UV固化技术具有高效、少污染、简便、节能的特点。 完全符合3E! (节能)、(生态环保)、(经济)原则,是一种环保的绿色技术。 如果在聚有机硅氧烷分子链中引入光敏基团,使其成为光固化聚硅氧烷,固化效率将大大提高,不仅节省能源,而且减少污染。 有机硅材料与UV固化技术的结合,不仅可以促进有机硅材料的发展,而且还可以为UV固化材料增添新的品种。 在紫外光照射下可聚合交联的反应基团一般分为两类:自由基光固化基团和阳离子光固化基团。 前者主要是丙烯酸酯基团或丙烯酰胺基团; 后者主要是环氧基、乙烯基醚基和苯乙烯基。

目前合成光固化有机硅材料的主要方法是在聚有机硅氧烷分子链上引入丙烯酸酯感光基团或环氧感光基团。 根据光固化基团的不同,紫外光固化有机硅预聚物主要分为5类:乙烯基聚硅氧烷、丙烯酸酯类聚硅氧烷、环氧类聚硅氧烷、苯乙烯类聚硅氧烷和乙烯基醚类聚硅氧烷。 有机硅预聚物光固化有机硅预聚物是聚硅氧烷中以重复Si-O键为主链结构的聚合物,并具有可聚合和交联的反应基团,如丙烯酰氧基、乙烯基或环氧基等。目前光固化应用来看,主要是不含丙烯酰氧基的有机硅丙烯酸预聚物。 将丙烯酰氧基引入聚硅氧烷中主要有以下方法。 二氯二甲基硅烷单体与丙烯酸羟乙酯在碱催化下水解缩合,在聚硅氧烷链中引入HEA作为端基。 通过二乙氧基硅烷和丙烯酸羟乙酯之间的酯交换反应引入丙烯酰氧基。 使用羟基封端的硅烷与丙烯酸酯化引入丙烯酰氧基。 用端羟基硅烷与二异氰酸酯反应,再与丙烯酸羟乙酯反应,或用端羟基硅烷与二异氰酸酯-丙烯酸羟乙酯半加合物反应引入丙烯酰氧基。 光固化有机硅预聚物的制备方法:硫醇-乙烯基聚硅氧烷光固化体系。 在适当的光引发剂的促进下,具有C=C键的聚硅氧烷可以与巯基聚硅氧烷发生反应。 (见式1),形成交联固化膜。 固化体系主要由预聚物乙烯基化聚硅氧烷、交联剂巯基聚硅氧烷、光引发剂苯乙酮化合物三部分组成。

含巯基的聚硅氧烷可以通过含硅氧烷的聚硅氧烷ω-卤代烯烃的氢化硅烷化反应以及与羟基化硫醇的反应来制备(参见式2)。 关于巯基乙烯基聚硅氧烷紫外线固化系统已有许多早期研究。 产品可应用于纤维或其他基材,包括纸张、金属、玻璃、聚乙烯、聚丙烯和聚酯薄膜。 该体系具有快速的光响应能力,特别是在光引发剂的促进下,不受氧抑制的干扰,可以形成柔软而有弹性的固化膜。 然而该系统的暗存储稳定性并不理想。 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由于预聚物的交联聚合反应,体系的粘度会逐渐增大,固化膜的拉伸强度会趋于下降; 另外,体系中的巯基具有强烈的气味,且巯基聚硅氧烷比传统的烃多硫醇更昂贵,使得市场难以接受。 尽管有人尝试改进配方、降低成本、去除异味,但效果并不明显; 近年来,有关巯基乙烯基聚硅氧烷UV固化体系的报道明显减少。 丙烯酸酯化聚硅氧烷预聚物的合成丙烯酸酯基团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以按照自由基反应机理进行反应。 丙烯酸酯类树脂的光聚合反应活性一般较高,反应速率较快,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聚合能力。 此外,价格低廉,使其成为UV固化产品中最常用的预聚物。 它也是最常用的预聚物。 研究最多的有机硅 UV 固化系统。 1979年,Rhone公司生产出UV固化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

1983年,该公司首次向市场推出自由基光固化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9]。 最早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是通过二甲基二氯硅烷与丙烯酸羟乙酯(HEA)在碱催化下发生水解缩合反应生成的。 HEA 作为端基引入到聚硅氧烷链中。 但这种聚硅氧烷含有对湿度敏感的Si-OC键,因此其水解稳定性较差。 后来,丙烯酸酯基聚硅氧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含Si—C键的丙烯酸酯基聚硅氧烷的合成上。 根据反应类型,合成丙烯酸酯化聚硅氧烷的主要方法包括氢化硅烷化、酯化和脱醇。 硅氢加成法是在催化剂(·6H2O)的催化下,含硅聚硅氧烷直接与聚丙烯酸酯发生硅氢加成反应(见式3),得到丙烯酸酯基聚硅氧烷。 通过烷烃硅氢化反应引入丙烯酸酯基团的方法更容易控制改性产品的结构,产品性能更容易掌握。 具体地,通过二丙烯酸酯与聚硅氧烷直接反应,可以一步将丙烯酸酯基团引入到聚硅氧烷分子链中。 此外,丙烯酸酯基团与聚硅氧烷通过Si-C键连接。 ,其耐水解性比Si-OC键连接的聚硅氧烷强得多。 酯化法的工艺路线之一是首先通过氢化硅烷化反应将环氧基团引入聚硅氧烷分子链中,然后与丙烯酸或丙烯酸酐(见式4)反应得到丙烯酸酯基团。 聚硅氧烷。

另一种工艺路线是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在含硅聚硅氧烷中引入羟烷基,然后与丙烯酸进行酯化反应(见式5),制备丙烯酸酯化聚硅氧烷。 。 随着羟烷基聚硅氧烷合成工艺的成熟,也可以通过羟烷基聚硅氧烷与丙烯酸反应直接生产丙烯酸酯聚硅氧烷。 该反应因其反应原理简单、合成步骤不复杂、反应条件易于控制、产物水解稳定性好等优点,逐渐成为制备丙烯酸酯基聚硅氧烷的主要途径。 脱醇方法A.等。 利用丙烯酸硅烷醇酯与氯封端聚硅氧烷之间的反应制备丙烯酸酯基聚硅氧烷(见式6)。 丙烯酸硅酯可由丙烯酸钾与氯甲基二甲基氯硅烷反应制得; 端氯聚硅氧烷可由含氢氯硅烷单体与端乙烯基聚硅氧烷加氢制备。 由反应生成。 有机硅丙烯酸酯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改性中间体。 在此基础上,可以衍生出更多合成丙烯酸酯化聚硅氧烷的方法。 信越公司利用丙烯酸硅烷醇酯与含烷氧基聚硅氧烷的反应也生产丙烯酸酯基聚硅氧烷。 另外,丙烯酸酯类聚硅氧烷也可以通过含有氨基、羟基、羟烷基的聚硅氧烷与相应的化合物反应来合成。 例如,S.等人。 通过端氨基聚硅氧烷与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或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加成反应制备了丙烯酸酯基聚硅氧烷。

应当注意的是,这些基团可以是端基或侧基; 它们可以是双官能团或多官能团。 公式必须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在所有合成方法中,最直接的方法是含硅聚硅氧烷与聚丙烯酸酯的氢化硅烷化反应。 研究最多的方法是首先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将环氧基或羟烷基引入到聚硅氧烷分子链中,然后利用酯化反应制备丙烯酸酯基聚硅氧烷。 在这些合成反应中,含硅聚硅氧烷是常用的原料,氢化硅烷化反应被广泛使用。 丙烯酸酯基聚硅氧烷UV固化体系对基材的附着力好,固化速率高,固化层的化学和物理稳定性好。 通过调整配方即可得到理想的粘度; 然而,由于光固化过程中常伴有体积收缩,产生收缩应力。 在很多情况下,收缩可能会成为不利因素。 丙烯酸酯基聚硅氧烷涂覆在金属、玻璃、塑料等基材上时,收缩会导致涂层附着力下降; 当涂布在软质基材(如纸张、塑料薄膜)上时,收缩会导致基材卷曲。 但缺陷并没有被隐藏。 丙烯酸酯基聚硅氧烷以其高反应活性、低成本等优势赢得了市场,成为紫外光固化有机硅预聚物研究领域的热点。 环氧聚硅氧烷的合成环氧聚硅氧烷具有与丙烯酸酯聚硅氧烷不同的光固化反应特性和固化性能。 丙烯酸酯聚硅氧烷是自由基固化有机硅树脂,而环氧聚硅氧烷是阳离子固化有机硅树脂。

环氧基进行阳离子光固化时,具有环张力的环氧基开环,形成无张力的醚键,体积收缩率很小甚至为零; 因此,环氧基聚硅氧烷光固化不会像丙烯酸酯聚硅氧烷那样产生体积收缩,这是一大优点。 GE在环氧聚硅氧烷的合成和性能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环氧聚硅氧烷的合成报道最早出现于1959年,JV lo等人对此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目前已进入产业化阶段。 合成环氧聚硅氧烷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是利用硅氢加成反应。 在铂催化剂的作用下,含有硅氢基团的聚硅氧烷与具有C=C双键的环氧化合物发生反应,将环氧基团引入到聚硅氧烷分子中。 含有甲硅烷基氢基团的链节可以是/2、HSiO3/2、(CH3)/2或(CH3)HSiO2/2。 甲硅烷基氢的含量决定环氧基的量; 含不饱和双键的环氧类化合物主要是含乙烯基或烯丙基的环氧化合物,如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二环己基戊二烯和4-乙烯基环氧化环己烯,其中最合适的是环氧化环己烯。 例如,4-乙烯基环氧化环己烯与聚硅氧烷的末端甲硅烷基氢反应,得到脂环族环氧聚硅氧烷(见式7)。

在硅氢加成反应过程中,铂催化剂的存在很容易导致杂环环氧基化聚硅氧烷的形成以及环氧基团的开环反应; 这些反应会导致凝胶的形成,同时也会显着降低环氧聚硅氧烷的储存寿命。 因此,需要在反应体系中添加叔胺稳定剂,例如CH3() 2N。 环氧聚硅氧烷分子链中,最适宜的环氧基数量为有机硅链成员总数的3%~25%。 环氧聚硅氧烷可以与多种成分混合。 填料、颜料、交联剂、催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等均可应用于环氧聚硅氧烷体系。 如今,环氧聚硅氧烷UV光固化体系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阳离子光固化体系中的主流产品。 苯乙烯基聚硅氧烷的合成苯乙烯基团还具有光敏性,且廉价的苯乙烯及其衍生物与许多树脂和单体具有良好的共聚性能,可以提高固化膜的硬度和机械性能。 力量。 如果在聚硅氧烷分子中引入苯乙烯基团,不仅可以赋予有机硅预聚物光敏性,而且可以克服纯有机硅树脂强度低的缺点。 在此类UV固化有机硅预聚物中,苯乙烯化聚硅氧烷的研究较少。 L.等人。 研究了多种苯乙烯化聚硅氧烷,评价了它们在阳离子光引发剂作用下的固化条件以及固化后的热性能和抗粘性能。 结果发现,该体系固化后表现出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和优异的抗粘性能,可用于绝缘子和防粘离型纸。

孙芳等采用羟基硅油、羟烷基硅油、氨基硅油与异氰酸酯反应制备苯乙烯化聚硅氧烷。 发现羟烷基硅油与异氰酸酯的反应比较稳定(见式8),其反应活性比羟烷基硅油小得多; 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反应温度不超过80℃。 时间是8个小时。 苯乙烯化聚硅氧烷UV固化体系的最大优点是价格低廉。 该体系也存在很多缺点,如挥发性高、易燃、气味浓、反应速度慢等,其固化性能不如其他UV固化体系。 乙烯基醚类聚硅氧烷的合成乙烯基醚类单体是含有H 2 C=CH-O-基团的单体。 氧原子的孤对电子与碳碳双键共轭,增加了双键的电子云密度; 因此,乙烯基醚基团的碳碳双键是富电子双键,其反应活性比普通烯烃高。 类单体,能够进行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以及电荷转移络合物的交替共聚。 因此,乙烯基醚化紫外光固化预聚物可用于多种光固化体系,如自由基固化体系、阳离子固化体系、混合固化体系(自由基固化和阳离子固化同时存在)等。 F.含氢聚硅氧烷与乙烯基醚单体经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乙烯基醚化聚硅氧烷(见式9)。 将其作为添加剂添加到阳离子光固化体系中,可以增加树脂对基材的润湿作用,从而提高固化涂层对基材的附着力。

乙烯基醚类单体具有低毒、低气味、反应活性高的特点,而乙烯基醚类聚硅氧烷则具有收缩率小、冲击强度高等特性; 因此,乙烯基醚基聚硅氧烷是一种理想的光固化材料。 但由于乙烯基醚单体价格较高,乙烯基醚紫外光固化有机硅材料在国内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光固化有机硅预聚物的制备方法示例:有机硅预聚物的合成 (1)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催化剂FeCl3.6H2O(0.1%~0.3%)加入三颈瓶中,搅拌下加入二甲基二氯硅烷,升温至80℃/ 1333.2Pa减压蒸馏,残余物以8000r/min离心机离心,得浅黄色透明液体a,ω-二氯聚二甲基硅烷恶烷。 将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三乙胺(HCl吸收剂)、溶剂甲苯、阻聚剂对甲氧基苯酚加入三颈瓶中,冷水下搅拌,滴加α,ω-二氯聚二甲基硅氧烷,缓慢升温至40℃,反应1小时,在40℃/1333.Pa下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甲苯和未反应的三乙胺,然后将沉淀物在离心机中以8000r/min离心两次,得到乳白色至无色透明液体,即聚硅氧烷丙烯酸酯预聚物。 有机硅预聚物的合成(2)将计算量的含氢硅油(H-20氢封端硅油)、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甲苯/二甲苯溶剂加入三颈瓶中,搅拌均匀,加N2保护(氯铂酸与1%对羟基苯甲醚的36~50)×10-6异丙醇溶液,升温至90-120℃,反应4小时,停止反应,减压蒸馏溶剂,得有机硅丙烯酸酯预聚物。

有机硅预聚物的合成(3)将1mol甲基硅氧烷、2mol丙烯酸羟乙酯、适量催化剂(二辛酸锡)、阻聚剂(对甲氧基苯酚)加入三颈瓶中,干燥。 空气中,90℃反应5小时,得到紫外光固化有机硅预聚物。 甲基丙烯酸聚硅氧烷的合成:将2mol的r-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硅烷、1mol的二封端羟基二甲基聚硅氧烷和适量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催化剂加入到装有还原器的回流冷凝器中。 在带有压力泵的三颈烧瓶中,在80~100℃反应8小时。 反应过程中必须及时除去副产物甲醇,以利于反应顺利进行。 最后减压蒸馏除去残留的甲醇和其他烷基醇,得到浅黄色丙烯酸酯改性聚硅氧烷预聚物。 光敏有机硅丙烯酸酯的合成:将计算量的甲基丙烯酸烯丙酯加入三颈瓶中,加入反应物总重量的0.04%三苯基膦氯化铑(催化剂),加入反应物总重量的50%甲苯和适量加入适量阻聚剂对甲氧基苯酚,通氮气保护,升温至65~70℃,滴加等量甲基氢化硅油(含量为0.35%),测定反应过程中氢化硅油的含量。反应。 当氯量达到100%时,停止反应,得到感光性有机硅丙烯酸酯预聚物。 光固化有机硅丙烯酸酯的合成:将17.4g(0.1mol)甲苯二异氰酸酯和0.1%质量分数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加入三颈瓶中,升温至40℃,滴加阻聚剂对羟基苄基29.8 g(0.1mol)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NCO:-OH=2:1,摩尔比)乙醚,加入后,40℃继续反应4小时。 当-NCO含量达到预定值时,滴加双烷基羟基取85g(0.05mol)硅油(-NCO:-OH=1:1,摩尔比),加热至70~75° C、反应直至—NCO含量为零。 停止反应,得到光固化有机硅丙烯酸酯。

环氧聚硅氧烷丙烯酸酯的合成:以甲苯为溶剂,N,N-二甲基苄胺为催化剂,对羟基苯甲醚为阻聚剂,将环氧聚硅氧烷与等量的丙烯酸混合,在100-110℃反应6小时,测定酸值环氧转化率至90%左右,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和未反应的丙烯酸,得到环氧聚硅氧烷丙烯酸酯(AEPS)。 环氧硅丙烯酸酯的合成:在三者中加入一定量的环氧硅油和丙烯酸(环氧基与羧基的摩尔比为1:0.95)、总量0.6%的催化剂三乙胺和适量的尼泊金酯。颈瓶。 对甲氧基苯酚,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00~110℃反应。 当酸值为95.0)且固化体积收缩较小(约7.4%)时。 此外,在特种功能稀释剂的开发研究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褚绍荣等. 以六氯环三磷腈(HCP)为阻燃剂,丙烯酸2-羟丙酯(HPA)为紫外光固化活性单体,合成了紫外光固化磷腈阻燃单体(HPA-NP)。 通过低聚物和引发剂制备UV涂料,发现HPA-NP的氧指数为27,不含磷腈阻燃单体的固化物氧指数为23,表明合成的磷腈阻燃单体具有一定的阻燃性。阻滞作用。 姚亮等. 合成了丙烯酸酯化环状磷腈(HACP)。 其简化结构式及合成流程如图2所示。同时采用TGA对环状磷腈/环氧丙烯酸酯光固化体系进行热丙烯酸化。 降解动力学研究与粉末状环状磷腈混合体系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反应性丙烯酸酯化环磷腈比粉末状环磷腈混合体系具有更高的降解活性。

徐伯刚以三羟甲基丙烷和氯化丙烯为原料,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研制出收率高、价格适中、适合工业化生产的三羟甲基丙烷二烯丙基醚。 参见图 3。 David-son 等人。 研究了含硅聚(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光固化和电子束固化性能。 硅原子的存在促进了聚合物链的构象转变。 硅的电离特性使二元、三元含硅(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活性大大提高。 1.2.2 三官能及三官能以上反应性稀释剂 该类反应性稀释剂含有3个或3个以上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光敏基团。 由于官能度的增加,这些稀释剂与单官能和双官能类型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固化速度快,这是由于活性基团数量的增加; (2)固化物硬度高、脆性大,这也是由于每个分子中含有多个光活性基团,交联点增多,交联密度增大; (3)低挥发性、低毒性,因为多功能稀释剂通常具有较大的分子量; (4)粘度越高,稀释效果越差。 因此,这类稀释剂一般不用来调节粘度,而是根据使用要求来改善某些性能,如提高固化速度、增加涂膜硬度、提高耐划伤性等。最常用的三官能活性稀释剂是三羟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 它比单官能和双官能稀释剂具有更高的粘度,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并且可以提供更快的固化速度和高交联。 密度,形成综合性能更好的干膜。

此外,乙氧基化三羟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和丙氧基化三羟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是通过乙氧基(EO)和丙氧基(PO)对TMPTA进行改性得到的。 稀释剂是 TMPTA 分子。 其中插入一定量的乙氧基或丙氧基,在保持原有高固化活性的同时,提高其柔韧性。 王毅将脂肪胺(乙二胺)引入TMPTA中,合成了具有线性分子结构和光敏作用(减少氧抑制)的活性稀释剂。 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用于UV涂料时可显着降低粘度。 、提高固化速度、减少涂膜收缩、具有高附着力和良好的柔韧性。 其他具有三个以上官能团的稀释剂包括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PETTA)、二三羟基丙烷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DPEPA)、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及其乙氧基化工产品。 [23]利用加成反应合成聚丙烯酸酯硅烷单体并将其应用于紫外光固化涂料领域。 使用该活性稀释剂后,涂层的耐热性明显提高,表面性能也得到很大改善。 。 2、阳离子固化光引发阳离子聚合一般采用阳离子光引发剂在光照条件下产生质子酸来催化环氧基开环或富电子碳碳双键(如乙烯基醚)的阳离子聚合。 该体系常用脂环族环氧树脂,其粘度较低,无需添加活性稀释剂即可直接使用。

然而,当使用其他粘度较高的树脂如双酚A型环氧树脂时,必须添加反应性稀释剂来调节粘度。 常用的有苯基缩水甘油醚,其分子式如图4所示。此类稀释剂含有环氧基团,对基体树脂有良好的溶解性。 目前关于该类稀释剂的合成和改性的报道较多。 使用聚羟基己内酰胺和原硅酸乙酯(TEOS)合成适用于阳离子固化体系的活性稀释剂。 固化涂层表现出良好的拉伸模量和高玻璃化转变温度。 同时,由于硅氧烷基团的存在,有效降低了涂料的粘度。 肖祝平利用廉价的乙二醇和石化产品双环戊二烯(DCPD)合成TDEE,然后通过己二酸酯化和环氧化合成脂环族双官能团环氧单体-OTUEA。 对比市场上的UVR-6110后发现,OTUEA比同类UVR-6110具有更高的活性,是一种较好的阳离子UV固化单体,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和商业价值。 此外,用于阳离子固化体系的稀释剂也有高功能产品。 功能性的增加可以提高体系的固化速度,热稳定性也会增强。 醇的羟基也可以参与环氧基的阳离子固化体系。 配方中添加20%左右的多元醇可以调节粘度,改善某些性能。 3、杂化体系自由基光聚合和阳离子光聚合引发技术各有其固有的缺点,如挥发性高、氧抑制大、收缩率高或固化速度慢、水分影响严重等。

混合系统是一种可以改善这些缺点的方法。 该体系中使用的稀释剂可以是含有双键的自由基稀释剂和阳离子稀释剂的混合物。 但也有一些单体如乙烯基醚可以进行自由基固化,也可以用于阳离子固化体系,并且对低聚物有很强的稀释作用。 由于其价格较高,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烯丙基缩水甘油醚是由价格较低的烯丙醇与常用的环氧氯丙烷加成环化而成。 其中包含的不饱和双键和环氧基团可以用于混合固化系统中,也可以用作良好的反应性和活性来通过一系列其他反应来制备涂料行业中的各种试剂。 一种新型的Allyl乙醚 - 丙烯酸酯杂交单体丙氧氧基​​丙烯酸酯(PPA),该杂交单体可以有效地进行杂化光聚聚合反应,并且烯丙基醚和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酯双键均显示出更快的反应和更高的最终反应速度,并获得了更高的最终转换率,获得了更高的最终转换率并促进了每个组的反应动力学特性,这对于含有对湿度不敏感的新单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固化的反应性稀释剂得到了大量发展。 人们正在努力研究以快速聚合速率,高转化率,低毒性和负担得起的价格研究的单体,并且在制备和聚合特性上已经做了很多工作。 此外,为了扩大应用程序的范围,人们还在寻找本质上已经是单体或单体合成原材料的物质,以固化聚合。 在应用方面,轻固化技术的发展非常快。 轻固化技术可用于特殊领域,例如印刷,涂料,胶粘剂,微电子,快速原型制作和光电师。

随着光固化技术的开发,已经开发了较高的转化率,小体积收缩,良好的树脂,低迁移,无毒,无味和非黄色的特性的产品。 融入膜后,它们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机械性能。 单体是稀释剂的未来发展趋势,对聚合动力学等固化机制的研究也将具有光明的前景。 第2部分:施用有机硅具有许多出色的特性:高温和低温耐药性,耐候性,耐老化,耐腐蚀性,低表面张力和生理惰性。 它已应用于许多领域,例如航空航天,电子,化学工业,建筑等。 紫外线(紫外线)固化是一种固化方法,它使用紫外线来照射涂层以引起树脂中的聚合和桥接反应。 涂层的固化过程可以在低温条件下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可以节省资金。 能源,预防环境污染以及许多其他优势。 紫外线固化技术不仅具有快速固化,节能和环境保护的优势,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在某些温度敏感的场合使用,从而大大扩展了材料的应用范围。 我的国家仅在1980年代才开始研究和开发固化技术。 进入1990年代后,随着邮政和电信,计算机,印刷和包装,装饰和电子行业的持续发展,对紫外线固化材料的需求很大。 有机硅材料和轻固化技术的结合不仅将硅树脂材料的应用扩展到新区域,而且还增加了新型和优质的轻固化材料。 具体而言,紫外可固化的硅树脂的应用包括以下方面:紫外线涂料,紫外线印刷油墨,隔离材料,结构材料等。

在涂料中使用紫外固化硅酮在紫外固化涂层中主要是指迅速交联的新型涂层,并将液体涂层迅速交联并固化为紫外线照射下的固体涂层[9]。 紫外线涂料是新一代的绿色和环保化学物质。 他们首先是由德国艾尔公司在1960年代后期成功开发和工业生产的。 这种涂层可以迅速治愈,可以节能,高效,并且没有环境污染。 使用四乙基硅酸盐官能化的丙二醇酮二醇和三醇来修饰脂肪族二氧化二氧化碳/丙二酰乳酸酮多羟基阳离子阳离子紫外线涂层,可显着提高玻璃过渡温度和涂层的硬度,粘合剂和光泽度也将得到改善,但锅将有所改善。 随着多元醇含量的增加,涂料膜的硬度迅速增加。 二氧化硅溶胶,含羟基的聚丙烯酸酯和含异氰酸酯的硅烷偶联剂的反应产物用于改善涂层的耐磨性。 另外,用含含有环氧树脂的硅酮的交联剂处理含羟基的多功能丙烯酸酯和酸赤道酸的反应产物。 还提供耐磨涂料。 紫外线硅橡胶涂料:化学工业部成都硅树脂研究中心开发的紫外固化硅橡胶涂料主要用作光纤光纤的保护涂层。 GUV-7061用作光纤的预涂层,以保护石英光纤的强度。 GUV -1051,GUV-1056用作光纤的缓冲层,以减轻侧向压力并防止光纤的“微弯曲”。涂层具有快速的固化速度。 涂层可以很好地固化在电线绘制机上,速度为120m/min。 涂料膜在-40〜+60℃的范围内均匀,光滑且明亮。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