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健康 | 电镀园区废水微塑料赋存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估
电镀园区废水中微塑料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王宜林1、雷绵涛2、3、吴泽轩2、刘力宏1、李思阳1、2、刘畅1
1.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
2. 广州华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3. 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甘肃兰州
概括
电镀废水主要集中于重金属、氰化物等高毒物质,而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微塑料(MPs)污染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为研究电镀废水处理过程中MPs的赋存特征及生态风险,以粤港澳大湾区某典型电镀工业园区为例,通过对该园区各类废水及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工序出水的采样调查,利用里氏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废水中MPs的丰度、组成和粒径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①电镀综合废水中MPs丰度最高(1.22×107±3.87×105)/m3),其次是含镍电镀废水(8.20×106±8.59×104)/m3,MPs主要成分为聚丙烯(PP)。
②污水处理厂对MPs的总去除率为99.72%,可以完全去除粒径大于500μm或由EPDM和PTFE组成的MPs。MPs去除率最高(95.59%),其次是沉淀(83.33%);气浮可以有效去除大部分轻质聚合物,沉淀对高浓度MPs的去除效果更好。浊度与悬浮物(SS)浓度、色度、浊度有关,与pH无关。
③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电镀废水及含镍电镀废水中MPs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极高,需要高度重视;现行电镀废水处理工艺可大大降低MPs的丰度和高危害聚合物PE的生成量,明显降低潜在生态风险。
研究表明,电镀园区废水中MPs丰度明显高于生活污水,虽然废水处理工艺可以有效降低MPs丰度及潜在生态风险,但电镀废水中MPs携带重金属及毒性污染物的可能性高于生活污水,建议加强对电镀行业MPs污染排放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