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动物药材替代重磅政策出台,细分黄金赛道初显

日期: 2024-09-18 12:03:12|浏览: 44|编号: 96218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濒危动物药材替代重磅政策出台,细分黄金赛道初显

濒危动物药材替代重大政策相继出台,细分领域黄金赛道初现雏形

证券市场周刊 证券市场周刊官方账号 04.0115:56

【随着国家重大扶持政策出台,国内对濒危动物虎骨、穿山甲、羚羊角、犀牛角等替代药材研发有望加速,未来产业化前景广阔】

2024年2月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起草发布《濒危动物中药材人工制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和《已上市中药方剂中濒危药味替代或去除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濒危动物中药材是我国宝贵财富,其人工替代品的研发利用意义重大。征求意见稿发布后,业内人士、券商人士认为,未来濒危动物药材替代品研发将有清晰明确的研发指引和注册上市路径,有望从根本上解决无章可循、审批程序复杂、流程不明晰的痛点。

政策之下,国内对虎骨、穿山甲、羚羊角、犀牛角等濒危药材替代品研发有望加速,产业化指日可待,市场前景看好。在这一新兴黄金赛道上,早期布局者及相关上市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濒危药材亟待替代

濒危药材是中医药发展的战略资源,临床上用于治疗急、重、慢性疾病,因其功效确切、起效快、疗效强,是100多种著名中成药、300余个经典方剂的主要成分或主味。2020版《中国药典》(一部)收录的1606种中成药中,含有濒危药材的多达983种,占比61%。

濒危药材分为濒危植物和濒危动物。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名录》(1987年)等资料,我国濒危动物药材有羚羊角、穿山甲鳞片等17种。近年来,由于物种濒危、保护政策日益严厉、条件变化等原因,濒危动物药材逐年减少甚至灭绝,野生动物药材价格指数快速上涨,许多国宝级中成药面临供应危机。在需求端,濒危药材在中药临床用药中应用频繁,临床需求仍在增长,与日益枯竭的储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濒危药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从理论上讲,可以选择人工培育和人工合成两种解决方案。但从实践结果来看,只有人工合成方案更为可行。

濒危动物人工繁育往往受限于繁育场地、动物本身固有生物学特性以及动物保护和动物伦理要求等因素,难以实现成功繁育和规模化养殖。据新华社兰州5月21日电“20世纪中叶,我国赛加羚羊野生种群已宣告灭绝。为恢复其野生种群,我国于1988年从国外引进12只赛加羚羊,在甘肃省濒危动物保护中心进行繁育。由于赛加羚羊奔跑速度快、活动面积大、生性胆小、应激反应强,种群恢复工作仍面临诸多困难。”据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经过30多年的努力,目前种群存栏不足100只。

从赛加羚羊的引种驯化和人工繁育可以看出,此类濒危动物药材仅靠人工繁育很难满足中药材的市场需求,因此人工合成替代成为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科学途径。中信证券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研究开发利用珍稀濒危中药材人工替代物意义重大,是传承发展中医药、挽救中药原料短缺危机的可行途径。这也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事实上,我国在濒危动物药材人工合成工艺上已取得长足进步。经过20年的研究,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牵头、原卫生部、中国医药公司等单位联合攻关的科研团队于1993年成功研制出人工麝香,并获得中药一类新药证书,成为我国首个以濒危动物为原料制成的人工中药材。此后,我国又陆续批准体外培育牛黄等产品上市。

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制约产业发展的深层次因素依然存在。濒危药材在中药临床应用和中药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和特殊性,个别产品的成功并不能解决普遍存在的供需矛盾。因此,亟待尽快制定产业总体发展规划,出台替代濒危药材研发及产业化实施细则。

重大政策发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濒危药材替代品研发也迎来重大政策转折。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正式发布,明确指出要加强珍稀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保护,支持珍稀濒危中药材替代品研发利用。

2023年3月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张伯礼专门提交建议,呼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生产企业、社会团体、科研院所等从事濒危药材原始替代药物的研究开发;有关部门要制定濒危药材原始替代药物登记研究的政策依据、技术规程、评价体系、登记办法等技术指导文件,推动此项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有关部门要支持濒危药材替代药物基础研究。

在上述建议提交全国人大审议三个月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23年6月底成立专家工作组,研究珍稀濒危中药材替代品监管政策和技术要求,进一步推动相关监管政策和技术要求的研究完善。专家工作组由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16个单位的20名专业人员组成,为相关监管政策和技术要求的完善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建议。记者了解到,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针对某一类药品专门成立专家工作组,可见其重视程度。

在专家工作组努力下,2024年2月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起草发布《濒危动物中药材人工制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和《已上市中药方剂中濒危药味替代或去除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根据征求意见稿要求,濒危中药材人工制品研发应按照1.3类中药研发的通用要求开展临床研究,原则上应开展1期、2期、3期临床试验。相关研究应为拟定的性味、归经、功效等提供支持证据。

对于此次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天风证券认为,是此前政策的延续,有望进一步解决濒危中药材替代品审批程序复杂、流程不明的痛点,以更合规的方式加速推进天然珍稀动物药材与人工合成替代。

据市场估计,从征求意见稿发布到正式实施,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有专家认为,草案仍有改进空间。2024年3月全国人大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科院副院长赵万平带来了《关于支持濒危动植物药材替代品研发利用的意见》。他建议,对于属于极度濒危动植物物种、符合伦理道德、疗效优势明显、可实现绿色规模生产的优良中药材替代品,药品监管部门应按照“先来后好”的原则,为濒危药材人工替代品研发和上市提供绿色通道。同时,要把上市后监管放在优先地位,有针对性地提高真实世界研究和上市后评价的要求,加强药品警戒和不良反应监测。

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后,业内专家认为,濒危动物药材替代品研发将有明确具体的研发指南和注册上市路径,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民生证券认为,人工羚羊角、熊胆等已完成临床前研究的品种有望快速启动临床试验。其他濒危动物药材替代品品种研发进度也有望加快。至此,随着重磅扶持政策的出台,制约濒危动物药材替代品研发的瓶颈已被彻底打破。

黄金轨道正在显现

在行业层面,业内专家认为,此次征求意见稿的重要意义在于两方面。第一,国家或主管部门真正看到了濒危动物药材人工替代产业的重要性,相当于从国家层面认可了这个产业,并大力扶持和发展。第二,从事这个领域的人,不再需要摸着石头过河,而是有了明确的法律准则和行动指南。基于这两点带来的可预见性和确定性,未来会有更多的资金和资本进入这个产业,共同把整个产业做大做强。

中信证券研报显示,2020年版《中国药典(上部)》收录的1606个中成药中,有983个含有濒危药材,产值达数千亿元。可见濒危动物药材人工替代产业化空间足够,发展空间巨大。

作为首个列入目录的濒危动物药材人工制品,人工麝香目前已取代了99%以上的天然市场,整个产业链的利润空间约10亿元。健民集团旗下的健民大鹏是国内体外培养牛黄的独家生产商,其治疗效果接近天然牛黄,并在过去的2023年获得了巨额利润。此外,上海凯宝持股33%的重庆吉泽于2014年开始研究体外培养熊胆粉,截至2023年在海南拥有独家标准。

公开信息显示,在这条新的黄金赛道上,成立于2018年的湖南天际珍稀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天际珍稀)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联合开展珍稀濒危动物药材人工替代物研究项目,并签署了多个珍稀濒危动物药材人工替代物研究项目的合作研发协议。目前,ZY022项目已完成临床前研究,正按计划推进下一步研发。此外,ZY023、ZY025两个项目也在积极研发中。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是我国濒危动物药材代用品研究领域的顶尖科研机构,我国首个代用品人工麝香便是由其研制并成功上市的。2014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副所长于石山带领团队对人工羚羊角进行研究。据人民日报报道,于石山团队成功发现羚羊角的药用有效成分为硬质角蛋白化合物。在仿生合成制造过程中,采用合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最先进的现代科技手段,最终制造出与野生羚羊角一级、二级结构几乎相同的仿生羚羊角粉。

目前,仿生羚羊角粉已完成全部新药临床前研究,准备申报临床试验。市场预计,随着征求意见稿即将实施,仿生羚羊角粉有望成为我国濒危动物成分替代品领域首个获得临床试验批件的产品。此外,国内对穿山甲鳞片、虎骨、犀牛角等替代品的研发也有望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加速推进,产业化指日可待。

从产业化前景来看,上述产品开发成功后的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恢复濒危动物限用或禁售前的市场;二是在恢复原有需求的基础上拓展新的适应症;三是将产品边界从药材拓展到保健品、膳食添加剂等领域。

在三大需求的驱动下,濒危动物人工替代产业化前景值得期待。作为先行者,天际珍稀动物及其股东有望充分受益于此。工商资料显示,上市公司华纳药业为公司重要股东。

华纳制药成立于2001年,2021年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是一家拥有多个研发中心、接入全球创新资源、覆盖中药、化学药、生物大分子药产业链、立足中国、布局全球的创新驱动型制药企业。华纳制药2022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12.93亿元、1.83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3.89%、27.49%,目前总市值约45亿元。

作为重要股东,华纳药业一方面可以共享天基瑞康的发展成果,同时还能为其赋能,华纳药业可助力天基瑞康快速实现产业落地。公告显示,华纳药业目前已利用自身成熟的生物发酵、化学合成、中药提取、单体成分分离纯化等生产配套体系,受托完成天基瑞康研发项目的中试、生产验证及后续相关研究。在华纳药业的支持下,天基瑞康目前正在研发的三个主要品种有望加速上市投产,市场空间巨大。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在天极瑞品的股东结构中,持股20%的华纳药业代表的是产业资本,其余股东则代表的是风险投资机构。投资机构以获取投资回报为目的,往往通过出售全部或部分股权的方式退出。因此,当投资机构未来想要退出时,华纳药业作为唯一代表产业资本的重要股东,最有机会拿下天极瑞品更多甚至全部股权,最大程度地分享濒危动物人工替代产业化的长期增长空间。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