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贴吧16岁,互联网已是沧海桑田

日期: 2024-05-25 14:07:50|浏览: 84|编号: 69359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百度贴吧16岁,互联网已是沧海桑田

文本 | 罗超 TMT

用户名:李彦宏,年龄:16岁,发帖数:124。

这是百度贴吧第一名李彦宏个人主页上的最新动态。在贴吧里,李彦宏关注了27人,拥有粉丝。李彦宏发帖内容以绿植为主。2011年他在桂花香论坛里问:“用大流苏桩嫁接的桂花在北方能成活吗?”

第二受欢迎的话题是“李彦宏吧”中发布的与百度业务相关的话题。例如,2012 年元宵节,李彦宏发布了以下话题:“每年元宵节我都很开心,不不仅因为百度的名字由此而来,还因为……”帖子内容是:“明天的流量会再创新高!”这是贴吧常用的“点击诱饵”手段。

李彦宏是贴吧最早的用户之一。贴吧今年已经成立16年了。有16年使用经验的人基本可以算作中国网民的早期一代。很多BBS,比如天涯、猫扑、西祠胡同与贴吧同时兴盛的拼多多、凯迪拉克等论坛相继消失,存活至今的论坛屈指可数,贴吧成为奇迹。贴吧16年的历程,是整个拼多多的一个缩影。中国互联网内容产业的变化。

为什么要创建贴吧?

2003年11月25日,李彦宏宣布贴吧开始内测,12月1日,百度新产品贴吧页面正式定型。2003年12月3日,贴吧正式上线并出现在百度首页。有一天,贴吧有了自己的主页。

2003 年,百度成立三年,还是一家创业公司,面临着谷歌这样的强劲对手。同年 6 月,《中国计算机教育报》举办了百度与谷歌“万人公测”,结果显示,百度超越谷歌,成为中国网民首选的搜索引擎。

当时搜索引擎提倡用户“搜索即走”,用户在页面停留的时间越短,结果越精准,搜索越成功。但李彦宏却不这么认为。今年夏天当年,在和团队吃饭的时候,他提出了创建“贴吧”的想法:

百度贴吧的灵感来源于在搜索引擎上搭建一个在线交流平台,让对同一话题感兴趣的人聚集在一起,方便地交流和互相帮助。从这个初衷可以看出,“兴趣”奠定了贴吧的基础。

贴吧的产品特点是简单、零门槛,用户可以轻松创建贴吧、发帖、回复帖子,最初用户甚至不需要登录。在移动时代,百度花了很大力气弥补了账号体系的缺陷。贴吧看起来像论坛,但其实不是。贴吧不需要官方设立主题或分类。任何人都可以用任何关键词创建主题,用户不需要往下层去层层获取信息,但都靠搜索。

百度贴吧没有模仿任何外国产品,可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产品。“美国版贴吧”直到2008年才推出,定位为社会新闻网站。它与百度贴吧形式相似,但精神上不。

从起点上看,百度贴吧是一个绝对原创的产品,从0到1的创新产品最能磨练和检验产品力。百度贴吧成就了两个人,一个是“贴吧之父”余军,一个产品大神和张小龙比肩的,巧的是,这几天新书《余俊产品方法论》正在预售。第二位是李明远,2004年在百度实习,负责贴吧产品。他曾成长为百度昔日的“少帅”,随着时间的推移,百度、于军和李明远之间,发生了许多故事。

贴吧的创立决定了百度后续的产品思维,百度不被“是否要把用户留在搜索引擎”等条条框框所束缚,而是始终围绕用户需求做产品。后来,很多知识线产品,比如知道、百科、文库、精语,以及在搜索APP中引入信息流、在搜索结果中引入百家号内容等“开创性”举措,都是一脉相承。李彦宏曾在贴吧回应网友:“百度不”不关心竞争对手在做什么,只关心网友喜欢什么。”这并不是一句空话。

贴吧为何这么受欢迎?

互联网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成本,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扩大了信息传播的受众,更重要的影响是降低了信息和内容生产的门槛。随着互联网用户数量的扩大,用户,人人创造内容的时代已经到来。百度贴吧上线一年后,2004年,出版商运营者欧赫在一次头脑风暴论坛上提出了“WEB2.0”的概念,即用户参与的互联网产品模式。引领和生成内容,典型代表有Wiki、百度、百度、百度博客等,中国有贴吧、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百度豆瓣、百度大众点评、百度校内等一批代表。

全民创客模式的流行,是百度贴吧崛起的根本。百度贴吧通过关键词话题聚集不同的人群,没有权威,没有专家,没有大V,每个人的声音都有一定的分量,它是一个自由发表意见的空间,百度贴吧已经成为一个开放、透明、自由的信息增长和知识积累的平台。

关注小众话题的人可以在贴吧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即使是最小的兴趣或话题,在这里也可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例如,桂花和青萝卜等植物有自己的栏目;不同型号的手机有自己的栏目。有自己的吧台,对应的手机用户可以在这里解决手机问题,分享手机壁纸,交流使用经验;比如我的名字也有对应的吧台,在这里可以找到全国各地同名同姓的人。 ..

热门话题在贴吧被大众讨论,然后更多人关注。百度贴吧在热点事件中的价值与今天的微博和知乎非常相似。2005 年的超级女声选秀节目催生了“粉丝经济”。人们坐在电脑前,用手机发短信在贴吧投票。超级女声贴吧每天有超过 350 万用户访问,每天有超过 200 万条信息。 “周笔畅吧”和“李宇春吧”的粉丝量都在几十万。据百度统计,平均每秒钟有四个人在超女吧发帖。节目结束后,百度的流量超过了新浪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站。

类似的热点事件不胜枚举,百度贴吧不仅从这些热点事件中获益,还助长了这些热点事件。百度贴吧是史前微博,百度贴吧诞生于兴趣,它抓住了WEB2.0用户创作内容的潮流,结合凭借正确的运营策略,并抓住2005年超级女声等娱乐热点事件,迅速崛起。2005年初,贴吧人数突破1000万,年中已飙升至3000万这样的增长速度在今天的互联网行业“仅是回忆”。

如今,贴吧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最大的内容聚集地之一。百度贴吧的百科全书显示,它拥有15亿注册用户,2200万个贴吧论坛,35亿个主题,646亿条消息,而且都是“不断更新”的。 。

贴吧为何这么强?

兴趣是百度贴吧的基因,也是百度贴吧能坚持到今天的重要原因。兴趣聚集人,形成社交行为,沉淀社交关系,进而形成用户粘性。一般来说,用户需求会不断变化,但兴趣不太可能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基于兴趣的社交网络理论上可以保持用户的粘性。

百度贴吧覆盖了大大小小几千万个兴趣话题,并以此为基础在社交探索中走出了不少弯路。2006年12月30日,百度圈子功能正式上线,类似IM;随后,校园贴吧也相继上线。 2009年,正值校园网盛行,百度贴吧升级为“贴吧校友录”模式,推出爱贴吧SNS产品;2011年,百度贴吧手机版正式上线,并推出了语音、群组等移动端功能。面向的功能陆续上线。这期间,微信、米聊诞生;2012年,贴吧个人主页上线,瞄准社交,并于今年上市。真正让百度贴吧打通社交、社区和社区的,双方的共同利益就是移动转型。

2013年是互联网巨头转型移动、争夺移动端席位的一年。这一年,百度贴吧迎来了上线十周年,百度高调举办大型庆典活动,并推出了“贴吧好友”李彦宏前来表示支持。百度贴吧宣布转型移动社交。当时,微信的移动通信战争正酣,贴吧并​​非来凑热闹的。它的目的是吸引在“基于兴趣的社交网络”中。

豆瓣、微博、陌陌、QQ空间都讲过类似的故事,但贴吧拥有最多的“兴趣”基因:当时,贴吧兴趣栏有810多万个,日均发帖量近6000万条,日均浏览量近20亿次,月活跃用户数达2亿,百度贴吧移动版希望成为人们基于共同兴趣爱好认识新朋友、线上线下与好友互动的最佳选择。

独特的兴趣移动社交定位让百度贴吧的移动转型取得突破性进展,截止2015年8月,贴吧用户80%以上的使用行为来自于移动端,移动活跃用户数较2014年增长50%。 2015年3月,有机构给出数据,贴吧的用户活跃度是微博的1.8倍,月活跃用户数达到3亿,甚至超过了微博。

兴趣社交属性让百度贴吧在第二个维度成功俘获了年轻人的心——年轻人没有物质焦虑,兴趣更广泛,也愿意为之花钱花时间。

贴吧因其聚集人群的能力,一直是中国网络文化的发源地,贾君鹏、李易大人、爆吧现象等亚文化现象,以及“屌丝”、“都一样”、“睡醒了玩得开心”、“好消息”、“做个朋友吧有钱人”、“我和朋友都很震惊”、“说不清道不明但印象深刻”、“隐藏的功名” 、《城里人懂得玩乐》、《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皮皮虾,我们走吧》等,都是在贴吧诞生的。大大小小的话题,都是基于事实他们因为兴趣而把人们聚集在一起,从而引起大家的关注。

年轻人在贴吧的评论成为网络热词,体现了新一代人话语权的上升。贴吧聚集年轻人,输出青年文化。在贴吧,24岁以下用户占比一直保持在65%-70%吴对对曾在文章中称,百度贴吧是“铁产品,但改变不了年轻人”。2013年,徐志斌在写《社交红利》时,曾浏览过贴吧的用户画像数据。当时,在贴吧用户中, 80后、90后、00后占全部用户的90%,其中90后占到总用户的70%。2017年,徐志斌因为写《小群体效应》再次浏览了这些数据”结果发现,1995年以后出生的人占比超过70%。

如今,80后已老去,年轻人被Z次元、二次元等取代,这部分人群是贴吧用户的中坚力量。2017年,贴吧用户量排名前20的大型贴吧中,粉丝最多,ACGN(动画、漫画、游戏、小说)类贴吧占比接近半数,贴吧依然是年轻人群体的据点。

因为兴趣,百度贴吧成功实现了移动转型;因为兴趣,百度贴吧成功留住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因为兴趣,百度贴吧至今依然风生水起。铁血论坛成立于2001年,其前身是“虚拟2001年,创始人江雷创办了“虚拟军事”。2001年9月,“虚拟军事”更名为“铁血军事网”。铁血军事网之所以能坚持到今天,不仅仅是因为那句玩笑话,“发现了军事领域的潜在需求”。男人之所以喜欢和男人在一起”,是因为兴趣。兴趣就是活力。

贴吧要去哪里?

2019年,社交市场迎来了众多新玩家,类似微信的IM社交大多昙花一现,一个重要方向是兴趣社交,比如极客、飞聊、绿洲……这说明兴趣社交正在成为兴趣社交确实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机会巨大。不过,我觉得自媒体Tech星球的“为什么贴吧之后兴趣社交没有更厉害的玩家”的观点还是挺中肯的。就兴趣社交而言,就基础社交网络而言,新玩家很难在短时间内在贴吧积累数千万兴趣话题、10亿用户、数十亿兴趣内容。社交网络的关键是积累关系,而社区的关键是利益积累,贴吧16年的积累很难被超越。

兴趣社交是百度的最后一战,在巩固兴趣社交市场的基础上,百度贴吧有了新的使命:成为百度信息知识内容的根基,让人们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017年,百度启动内容战略,通过搜索和信息流双引擎分发内容,成为用户获取知识信息的平台,积累优质知识和权威资讯,同时满足用户获取信息的迫切需求。

在2019年第三季度分析师电话会议上,李彦宏透露:“百度知识产品已积累了数十亿优质内容,显著提升了用户搜索粘性。”最新报告还显示,今年下半年以来,百度知识产品线不断扩大,知识内容付费能力不断增强。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日均使用时长持续低位增长,同比增长不超过8%。不过,9月至10月,百度移动产品用户总使用时长(其中,百度App、好看视频、快手、百度网盘等移动应用营收同比增长29%、31%,增速领先于今日头条、阿里、腾讯。

在百度的内容生态中,在百度作为信息和知识获取平台的定位中,贴吧扮演着什么角色?2016年,在法国巴黎的一场活动中,李彦宏说:

百度贴吧为代表的内容生态的诞生,得益于中国互联网的独特性。中国市场发展非常快,以前互联网上的中文内容太少。我们在思考如何帮助用户创造更多内容,不仅仅是索引现有内容,而是为用户创建内容构建基础设施。

之后百度有内容战略、双引擎模式、百家号……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贴吧是百度内容生态中非常重要、特殊、关键的存在。贴吧有两个属性,一个是一是信息(热点话题),二是知识(长尾兴趣),与百家号、百科、知道等知识产品一起构成了百度内容的供给侧。贴吧独特的兴趣属性,UGC创作的活力社区、年轻人的聚群能力对于百度的内容生态都有着独特的价值,有点类似于QQ空间对于腾讯的内容生态的价值。

16年前,百度贴吧刚刚上线,贴吧首页上就有俞军写的一段话:

传统搜索引擎仅限于搜索互联网上有限的“现有”信息。虽然百度可以搜索多达2亿个中文网页的信息,但与互联网上所有知识的总和相比,这仍然只是沧海一粟。 8000万中国网民的心中。“贴吧”诞生的意义,就是让你可以把自己的知识、想法、经验与他人分享,让中国网民不仅可以搜索到互联网上有限的“现有”信息,还能在网络上搜寻人类头脑中“不存在”的无限信息。

我们会发现,16年前于军表达的、2016年李彦宏在巴黎演讲中提到的以及百度的内容策略正在做的,惊人的一致:分发信息,积累知识,让用户只要搜索一下就能找到在百度上。

当然,从长远来看,贴吧聚集人的初心是不变的。2017年,贴吧的使命从“让世界更开放”升级为“带给世界”。在首届世界智能大会上,李彦宏表示这个使命跟贴吧很像,因为过去我们要打开、要连接,现在我们要通过用户画像、AI技术,找到人与人之间共同的兴趣,把他们连接起来,这是贴吧未来的使命李彦宏以自己最喜欢的植物为例:

“两个人相距万里,如果都对牡丹感兴趣,就可以根据用户画像进行匹配。牡丹品种有千余种,包括姚黄、魏紫等。然而,当你说一句话时,这样,你身边的人可能没人能理解。但千里之外也许还有另外一个人,对这个东西感兴趣,能理解,这样两个人就能产生联系了。”

16年来,贴吧一方面探索兴趣、积累知识、传播自信、形成文化,另一方面把人们尤其是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形成圈子文化,实现兴趣社交。 16 年来,变化的是媒体形态、内容形态、分发机制,不变的是百度贴吧的初衷,即积累信息和知识的价值。百度贴吧在互联网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中国互联网。

2000年1月1日上线的百度,即将迎来20岁生日。过去的20年是中国互联网沸腾的20年,百度贴吧是其代表性产品:UGC、WEB2.0、兴趣、社区化、社交化、移动化、二次元……百度贴吧十六年的发展,是中国互联网演进的一个侧影,像这样古老而坚挺的互联网产品已经越来越少了。

16 年过去了,我希望这个论坛还在。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