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产业研究—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行业

日期: 2024-08-23 09:11:23|浏览: 75|编号: 90252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环保产业研究—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行业

一、固体废物的定义

固体废物是指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中分离出的废弃固体、泥浆状物质和固体颗粒物,大部分来源于人们日常生产和消费活动。《环境污染防治法》将城市固体废物分为以下几类:

2.固废处理行业相关政策

在生活源固体废物领域,2023年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居家期间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的指导意见》(建办城〔2023〕3号),确保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安全,确保垃圾收运处理安全,保障环卫工人和农村垃圾清运人员防护用品供应和消毒工作,减少生活垃圾对环卫工人健康的影响。

在农业固体废弃物领域,4月23日,农业农村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膜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农科办发[2023]6号),建议加强农膜回收利用环节监管。6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农办发[2023]13号),要求2023年,各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或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

在危险废物领域,5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重大危险废物项目建设总体实施方案(2023-2025年)》,全面提升危险废物生态环境风险防控和利用处置能力(生态环境部发改发[2023]23号); 9月,为继续支持和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继续免征废矿物油再生油产品消费税的公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69号),提高危险废物规范环境管理水平。11月,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规范化管理工作的通知》(2023年第69号)、《关于继续开展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试点工作的通知》(环办固[2023]17号)和《关于开展废旧铅酸蓄电池跨省转移优化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环办固[2023]17号)。 387)。

为补齐环境设施短板,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联合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关于补齐公共卫生环境设施短板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清理整顿的通知》(发改办发〔2023〕1046号);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完善特大城市“两化”设施周边和沿线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等配套基础设施条件,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废弃农膜管理;7月,印发《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发改环字[2023]1046号);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为加强资源循环利用,国务院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环字[2023]124号);关于推进风电、光伏退役设备回收利用的指导意见(发改发[2023]1030号)。

标准建设方面,生态环境部相继发布《医疗废物消毒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技术规范》(HJ 1284-2023)、《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技术规范》(HJ 177-2023)、《危险废物贮存处置技术规范》(HJ 177-2023)、《废硫酸利用处置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23)、《废硫酸利用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规范》(-2023)、《城镇垃圾焚烧发电厂现场监督检查技术导则》(HJ 1307-2023)等标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城镇垃圾收集装置安装通用要求》(GB/T 42767-2023)、《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回收利用》(GB/T 42679-2023)、《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生产资料包装废弃物处置与回收利用》(GB/T 42550-2023)、《农业循环经济绩效评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固化稳定化技术标准》(CJJ/T 316-2023);海关总署发布了《固体废物鉴别与采样指南》(SN/T5571-2023)。

3.固废处理产业链

“无废城市”治理的目标是对四类固体废物进行有效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从产业链角度看,固体废物资源化产业可简化为上游回收、中游加工、下​​游利用三大环节:

根据《城乡建设统计年鉴》,2021年全国各城市、县区垃圾清运量达3.17亿吨,其中无害化处理量3.15亿吨(焚烧66%,填埋29%,其他6%)。这3.17亿吨生活垃圾中,不乏塑料、纸张、纺织品等高价值可回收物,潜在资源价值突出。

4.国内固废处理行业发展现状

工业固废产生量大,综合利用率有待提升。随着我国工业固废产生量不断增长,历年工业固废存量已超过600亿吨。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生态环境统计年鉴(2018年)-2022年》显示,2019年一般工业固废产生量较2018年有所增加,达44.1亿吨。2021年综合利用率达到近五年来最高水平,达57.18%,2022年较2021年下降0.49%,综合利用水平有待提升。

生活垃圾分类取得成效,焚烧等无害化处理水平提升。截至2022年底,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居住区垃圾分类平均覆盖率达到82.5%。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数据,2022年,我国餐厨垃圾处理量达1.74亿吨,比上年增长10.16%。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城乡发展统计年鉴》,2018年至2022年,我国城镇生活垃圾收运量基本保持稳定,焚烧等无害化处理量持续增加,2022年焚烧、其他无害化处理占比分别达到79.86%、7.67%。

农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生态环境公报》显示,2020年至2022年,我国畜禽粪便、秸秆综合利用率逐年提高,由2020年的75%提高到2022年的75%,农膜回收利用率稳定在80%左右。

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明显提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2年,中国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能力约为1.8亿吨/年,比2018年增长约2倍。生产利用量持续增加。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单位约6万家,产生危险废物10万吨以上。

建筑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综合利用水平较低。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存量超过200亿吨,占城市固体垃圾总量的40%以上。我国建筑垃圾产生量已由2015年的20.74亿吨增长到2020年的30.39亿吨,增幅达46.53%。按照物质流分析方法,我国建筑垃圾产生量已超过35亿吨,其中拆迁垃圾约占45.1%,建筑垃圾占29.5%,装修垃圾占25.4%。部分城市缺乏消化处置设施,资源利用率不足5%,除少量用于工程回填、回收利用外,大部分仍被简单堆放处置。

再生资源回收量增加。根据商务部、中国物资再生协会联合发布的《中国回收行业发展报告》,我国再生资源主要有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废塑料、废轮胎、废电子电器、废机动车、废纺织品、废玻璃、废电池(不含铅酸电池)等。其中,回收量最大的是废钢铁,其次是废纸。与2018年相比,2022年再生资源回收量将占总量的15.26%。

五、关键技术开发

(1)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矿山空区回填及绿色修复技术

国内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具有产生量大、资源利用率低的特点,采空区回填是吸纳工业固体废物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煤矸石开采后加工成材料回填入采空区,可以防止采空区地面塌陷。矿山采空区回填通常采用胶结充填技术,将工业废物与冶炼渣等一定的活性物质混合配制回填土,可替代水泥胶结充填,回填后处置区采用场地封闭、覆土绿化、修建山体种植槽等生态环境修复技术,可实现“垃圾处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城市污泥干化焚烧技术

城市污泥处置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污泥焚烧是最彻底的减量化方法,而干化焚烧工艺是目前污泥处理处置的首选。这种处理方法在污泥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较高且短期内无法减量的情况下尤为适用。随着污水处理厂水质效能的提高、管网的完善,以及雨污分流、厌氧消化与焚烧相结合,以及由此带来的能量回收/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是目前的发展重点。

(3)易腐烂有机废弃物好氧堆肥技术

易腐有机废弃物具有高水分、高盐分、高有机质含量、高营养成分等特点,既是资源又是有害物质,好氧堆肥技术投资和运行费用低,生产的肥料对土壤质量修复和利用十分有效,该技术重点对易腐有机废弃物进行预分类和油水分离,并根据物料密度、强度、摩擦力等差异进行排渣、分类、制浆、除砂和隔油。易腐有机废弃物处理正朝着规模化、自动化、模块化、多技术集成和创新发展的方向发展。

(4)建筑垃圾高效分选技术

目前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主要包括再生骨料的生产、再生路面结构物的建设以及透水路面砖的建设。收集的建筑垃圾需要经过破碎、分选、清洗等处理,分离出来的砂石可以直接用于建筑施工,精选出来的骨料可以作为生产优质空心砖、透水砖的原料。开发精细化分选技术与装备、高混物料破碎技术、针对特定应用场景的工艺装备是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效率的发展方向。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