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硅持续走强,副产一氯甲烷优势显现

日期: 2024-05-29 07:10:21|浏览: 68|编号: 70220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有机硅持续走强,副产一氯甲烷优势显现

背景

甲烷氯化物是甲烷氯化物的一种,甲烷氯化物是指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后的产物,包括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甲烷。

我国甲烷氯化物工业在20世纪50年代小型工业装置形成后逐渐发展起来,最早实现工业化的是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一氯甲烷是有机硅的原料,与有机硅工业一起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在有机硅工业发展的带动下,一氯甲烷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01

氯甲烷生产路线及相关政策

中国市场上流通的氯仿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化学合成制备的氯仿;另一种是草甘膦生产中的副产物,副产物产率比为1:1。两种氯仿质量基本相同。

化学合成法有甲醇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甲醇氯化法以甲醇和盐酸为原料,以三氯化铁或氯化锌为催化剂进行反应,粗品经干燥、压缩、冷凝后得到氯甲烷液体产品,氯甲烷是此法的唯一产品。甲烷氯化法以甲烷和氯气为原料,在高温下通入氯气使甲烷氯化,氯化产物用水吸收除去氯化氢,再经压缩、冷凝分离未反应的甲烷,经精馏得到成品氯甲烷及多氯化物。甲醇氯化法具有甲醇原料易得、甲醇和氯气利用率高、副产物少、产品质量高等优点,是目前主流的化学合成工艺。

氯甲烷自2015年起被列为“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在2021年10月2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环境保护综合清单(2021年版)》(三)中,氯甲烷仍被列入“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单。同时,其原料甲醇(天然气、焦炉煤气、联醇法生产甲醇除外)也被列为“双高”产品。“双高”产品不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服务增值税优惠。

02

副产氯甲烷优势明显

2023年中国氯仿名义产能(含有机硅企业自建产能)为461万吨/年;剔除有机硅企业自产自用部分,氯仿出口产能约115万吨/年(草甘膦等其他副产品产能39万吨/年),出口产品产量约75万吨,开工率65.2%。主要出口生产企业包括浙江巨化、富华化工、清水源、鲁西化工、江苏利华化工等。产能排名前三的企业合计产能占出口产品总产能的51%,行业集中度较高。 其中浙江巨化氯仿出口产能约30万吨/年,富华化工产能为16万吨/年,清水源产能为13万吨/年。

从供给端来看,虽然龙头有机硅厂家为了维持成本和供应稳定,会选择自供甲基氯仿,但部分小企业为了减少前期过大的资金投​​入,会选择全部从外部采购甲基氯仿。同时,近年来有机硅的快速发展,导致有机硅厂家处于高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的状态,大大增加了从外部采购甲基氯仿的需求。因此,甲基氯仿行业开工率一直保持比较健康的状态。

进入2022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下游消费疲软,加之近年来我国有机硅产能扩张过快,有机硅市场价格持续大幅下跌,有机硅厂家成本压力随之增大。此时相较于甲醇化学合成生产的甲基氯仿厂家,副产甲基氯仿的企业价格优势逐渐显现,由于品质无明显差异,有机硅厂家会优先考虑副产甲基氯仿产品以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现有在建、规划项目统计,预计到2028年,我国甲基氯仿出口产能将新增10.5万吨/年,总产能将达到125.5万吨/年。

03

硅胶下游高增长行业

推动氯甲烷需求增长

2023年中国甲基氯仿总消费量约314万吨,剔除有机硅企业自产自用,商品消费量为74万吨,2018-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5%,主要下游应用领域为有机硅生产、甲基纤维素、农药。

进出口方面,氯仿贸易量较低,氯仿下游消费中,2023年有机硅领域消费量将达到70%,甲基纤维素消费量占比约23%,农药等其他领域占比7%。

受益于电子、医疗等有机硅下游行业的高增长以及甲基二氯膦等一些新的应用领域,预计2023-2028年中国氯仿消费量年均增速约为7%,到2028年中国氯仿需求量将达到104万吨(不含有机硅企业自产自用)。下游应用领域方面,预计2028年有机硅中氯仿消费占比将提升至75%,甲基纤维素消费占比为18%,农药等领域占比为7%。

华新视点

值得注意的是,未来若有机硅企业产能继续高速扩张或下游消费发展不达预期,将出现严重产能过剩,行业竞争加剧。在此情况下,中小有机硅企业可能因成本、客户粘性、品牌知名度等方面的劣势而率先被淘汰,从而减少一氯甲烷的采购需求。此时,草甘膦副产品一氯甲烷企业也可能面临利润减少或产品滞销的风险。

目前,虽然氯仿行业供需相对平衡、健康发展,但下游应用对有机硅依赖性过强,有机硅发展直接影响氯仿行业。近年来,在有机硅行业产能逐渐过剩的背景下,化学合成氯仿生产企业因成本过高、周边地区缺乏有机硅产业集群等原因,纷纷停产,而草甘膦副产品氯仿企业并未受到影响,优势逐渐显现。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浚耀商务生活网上看到的!